“王连长、魏指导员,我不满两位。我虽然是入党快六年的党员,但一直做的是地下工作,主要是学生动员工作。对于根据地建设,完全没有经验。”
“李老师,你谦虚了。”
大家慢慢的熟悉,说话的氛围也是越来越好。
也都放松。
王秋云开口道:“我和老魏都是大老粗,参加红军之前都是文盲。当了红军之后,每天都是打仗打仗,也从来没做过建设根据地的工作。说起来大家都是第一次。”
“是啊,李老师。你还是知识分子,我们两个要不是在部队识字,那就是文盲了。”
根据地建设,三个人都是初手。
都没做过。
李世平点头表示理解。
红军制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之后,红军的组成部分大部分都是农民。所以红军的基层官兵文盲居多,很多人识字都是参军之后在军队学到的。
李世平明白王秋云和魏红军也是这样的情况。
但理解归理解,李世平还是道:“虽然如此,但你们两个人经历过中央苏区。只要我们能够学到中央苏区的一点点,我想我们的根据地就能够建设起来。”
王秋云和魏红军都点点头,同意李世平的想法。
王秋云先开口道:“我记得我们在中央苏区的时候,苏区内部除了红军正规军之外,还有地方部队,游击队,赤卫队等等武装。我想我们可以学习这个。”
“老王说的不错。等我们建设盛县根据地之后,主力部队就是我们游击军。然后可以成立盛县县大队,配合游击军一起打击鬼子。然后每个区成立区小队,每个村成立民兵。这样就是整个根据地军民一起打击鬼子。”
“对,就是这个。”
王秋云比谁都明白这种模式的好处。
因为当年王秋云和魏红军首先加入的是闽西游击队,配合主力部队打仗。后来部队壮大之后,就升格为主力部队。不过这是等根据地建设之后的事情。
魏红军看王秋云更多的兴趣在建设军队,打仗等方面。李世平是地下党,一直负责学生动员工作,也不太熟悉根据地建设。因此魏红军当仁不让的道:“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
“老魏,你脑袋瓜聪明,而且也懂政策。根据地建设的事情,本来就该听你的。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磨磨唧唧,说话不爽利。”
王秋云数落魏红军这个老搭档。
魏红军笑笑。
王秋云现在的脾气已经好了很多。刚当兵的时候,脾气比现在火爆多了。多年的基层军官经历,让他稳重了很多。正因为明白王秋云的性格,所以魏红军才不会怪责。
忽略王秋云的抱怨,魏红军直接道:“对于我们红军来说,建设根据地最重要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土地革命。正是因为土地革命,我们的苏区才能够发展壮大。现在我们建设根据地,农村土地问题依旧是最重要的问题。”
“魏指导员,可现在是国共合作期间。”
李世平提醒一下魏红军。
虽然短暂的接触,李世平对王秋云和魏红军的印象不错。但他还是担心,这两个军队出身的,会不顾现在的政策。自从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后,中央就放弃了土地革命时期的主张。
魏红军点头道:“我当然知道。现在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日本鬼子,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在苏区时期进行的土地政策要有所变化。中央的政策是放弃原来‘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转而实行减租减息。因此我认为我们建设根据地第一步就是完成减租减息工作。一方面团结开明地主,让他们支持我们的抗日战争。同时要减轻农民的负担,让他们认识我们八路军,支持我们八路军,参加我们八路军。”
“有道理。”
李世平对于魏红军的观点比较赞同。
道:“自从日军进入盛县之后,虽然有不少以前的地痞无赖投奔了日本人,也有不少有钱有势的也成了日本人的走狗。但更多的人是反感日本人,反对日本人的。他们可能胆子小,不敢明目张胆的反抗日本人,但从心底里是讨厌日本人的。要是我们能够拉拢他们,对我们的抗日会有很大的好处。”
李世平虽然是党员,但也是知识分子。
平时和盛县的一些读书人,地方地主都是有联系的。
“老魏,那些地主老财有什么可团结的。你自己去看看那些大汉奸,哪一个不是地主老财。”
“老王!”
魏红军提高了声音。
批评道:“现在抗日最重要。”
红军改编八路军,其实有很多干部都想不通。
说实话跟老蒋打了十年,双方有血海深仇。哪里是一句所谓联合抗日就能够消除的。不说别人,就说魏红军本人,前前后后共有六名亲人死于国民党之手。至于一起参军的同村朋友,死伤就更多。更不用说中央苏区沦陷,老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魏红军如此,王秋云也是一样。他们都是闽西根据地出身,家里亲朋死于国民党的很多。
后人谈论历史容易,对当事人来说,这就是血海深仇。所以对于联合抗日,其实不要说是普通战士,就是很多干部也想不通。
“好好好,我说错了。”
王秋云举双手。
嘴上立马是认错。
魏红军明白王秋云嘴上认错,但心中是绝对不会服气的。不过只要表面上不破坏大局就可以,国共两党关系怎么样,彼此之间心知肚明。
所以魏红军也不在意。
继续道:“我的想法是我们应该组建减租减息工作组,在盛县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不过为了工作顺利展开,我希望能够让一些开明地主加入这个工作组。李老师,你在盛县多年,对盛县应该熟悉。你觉得应该找谁比较合适?”
红军时期的政策和八路军时期的政策有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推行的是减租减息,必须要有地方士绅的配合。魏红军不熟悉盛县,所以只能是求救于李世平。李世平没有丝毫的犹豫,道:“杨永辉校长。”
“曹杨庄游击队的杨永辉校长?”
“是。杨永辉校长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听闻早年还积极参加过五四运动。后来还担任过国民党山西省党部委员,不过不知道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回到了盛县投身教育。杨家是盛县大家族,也是盛县大地主。加上杨永辉校长在盛县名望高,学生多。要是能够让杨永辉校长加入减租减息工作组,那么盛县一大半地主估计都会响应。这样盛县的工作一定会开展的非常顺利。”
“杨永辉校长,此人如何?”
“人品高洁,为人正直。我跟他在一起工作几年时间,他的人品贵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好。等忙完这里的事情,我和杨校长谈谈,邀请杨校长加入我们的减租减息工作组。”
虽然没有见到杨永辉,可是通过李世平的话,魏红军明白杨永辉在盛县名望很高。
这种人就是要团结的对象。
“老魏,只是这样不行啊。减租减息大家都没有经验,你总不能邀请一个地主老财……啊,不,你总不能只是邀请一个人,就可以推行减租减息。我记得在苏区推行土地改革的时候,每个村都有土地工作队。减租减息也需要工作队。”
王秋云虽然不关注这方面,但毕竟在苏区多年。
也算是耳濡目染。
苏区建设,特别是农村建设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当时每个村都有工作队,负责土地工作。现在减租减息运动,肯定也需要派驻大量的工作队。
而且这些工作队,完成了减租减息,以后还能够迅速的成为政府基层工作人员。
魏红军点头,道:“我看等我们成立减租减息工作组之后,也建立一个减租减息讲习所。对工作组的那些人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让他们理解八路军的政策,不要乱来。这个交给我。”
“老魏,你负责就好了。”
“除了减租减息工作组之外,就是关于军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