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明的首场恩科,朱标和刘基还是非常的重视。
许多事情亲力亲为,确保万无一失。
而让他们意外的是,之前无比重视的朱元璋,这段时间倒是不怎么过问这件事了,反倒是将在书店新带回来的《资本论》给了他们二人,并嘱咐他们二人好好研究,但仅限他们二人,没有他的允许,不准给第三人看。
两人自然是满口答应。
就算朱元璋不说,他们现在也不敢给第三人看。
因为去了一趟书店,听了朱辰骇人的理论,再经过抗倭战绩的事情,他们虽然不知道朱辰的来历,但是已经意识到,朱辰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神秘莫测。
现在皇上越来越信任朱辰,朱辰对大明的影响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恐怖,而且才刚刚开始,朱标和刘基又怎么敢把皇上的秘密暴露了?
再者。
他们虽然一时之间还不能完全接受朱辰的理论,但对于朱辰的理论深深震撼了他们,让他们找不到任何的漏洞,甚至细思极恐,越思越恐。
而且现在皇上如此信任朱辰,他们肯定要做好保驾护航,以及为皇上明辨是非的工作
所以,他们有一万个理由要将朱辰的理论弄清楚。
特别是对于刘基而言。
刘基对于周易八卦,奇门遁甲可以说是深深的痴迷,他有种感觉,朱辰的理论也是一种推演,而且他已经推演出了王朝兴亡的规律。
他更是似乎已经推演出了未来的一角。
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刘基很庆幸也很荣幸皇上能够带他一起去,不用皇上吩咐,他自己本身对朱辰的理论就充满了好奇。
所以,在做好恩科工作的同时,刘基和朱标的其他时间几乎都投入了这两本书的研究当中。
《马哲的基本理论》他们已经看了不少,而且经过朱辰上次的讲解,他们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比如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的意识从哪里来,我们又该如何辩证的看待这个世界等等等等。
书中还有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推演,以及资本社会的阐述。
而《资本论》则是着重描绘了资本社会,就像是对《马哲的基本理论》中资本社会这一篇章的主要论述,非常的详实。
但是,这本书从一开始他们就有些看不懂了。
因为他们脑海中压根就没有资本世界的概念,所以理解起来非常的困难。
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和形式,他们还能看懂一些些,但是到了第二章第三章,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价值的生产,他们就很难理解了。
里面涉及到劳动力的购买,资本的运作,产品的增值,分工协作,工人的工资,利润等等。
好像懂一些,又好像什么都不懂。
总而言之,他们没有吃过猪肉也没有见过猪跑,所以始终很难想象得出资本世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不过他们还是想在去找朱辰之前,自己多看一些,多理解一些,带着问题去见朱辰,这样理解起来效率要高很多。
他们本就是这个世界上读书最好的几个人之一,自然知道怎么读书。
在研究这两本书的同时,本职工作当然也没有落下。
很快。
大明的首场恩科如期举行。
在朱标和刘基的精心策划下,一切都很顺利。
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考生齐聚贡院,展开了一场笔墨上的交锋,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也都在日后成为大明的栋梁。
与此同时,徐达和李文忠分别带领的西路北伐军和东路北伐军也已经出发,前往西北剿灭残元势力。
和徐达一样,临出发前,朱元璋给了李文忠一些交代
不过李文忠对于朱元璋给的详细地图和战略布置并不像徐达那样震惊,因为已经他已经震惊过一次了。
上一次剿寇之前,朱元璋给了他一套不可思议的阵法,这一次,朱元璋又给了他一张详实到不可思议的地图,而且那些战略部署就像是亲临战场,一切尽在掌控的感觉。
李文忠震惊少一些,但疑惑要多一些。
皇上究竟从哪里得到的这些东西?
如果说阵法是皇上自己推演而得,但是地图总不能是皇上自个画的吧?而且那些战略部署把元惠宗的逃跑路线都推演出来了。
皇上最近感觉像是神了一般。
难道说,皇上真的像那些传说中的帝王一样,窥见了天机?
李文忠想不明白,但他有种预感,此次北伐,一定会再次上演奇迹。
相较于其他人,这段时间的李善长和胡惟庸倒是有些懵逼。
李善长信誓旦旦的推算,胡惟庸上位宰相的圣旨在这几日就会下来,但是他们左等右等,始终等不来那一道圣旨。
这让原本异常期待的胡惟庸像是吃下了死苍蝇一样,有苦难言。
好几次他都忍不住来找李善长,旁敲侧击的询问,问到后面,胡惟庸都不好意思再问了。
李善长让他再等等再等等。
可是一连等了好长一段时间,丝毫不见圣旨的影子,甚至连半点风声都没有。
乃至于李善长的辞呈,皇上也都没有批。
到底怎么回事?
自以为了解朱元璋的李善长懵了又懵。
以他对皇上的了解,不应该啊。
皇上变了?
还是说他们哪里做错了?
“不会是因为剿寇的事,皇上对我有意见了吧?”胡惟庸这些天都没有睡好,有些发黑的额头冒出了许多问号。
李善长摇头道:“应该不是,你提的海禁之策非常的好,但应该是有什么人给皇上进谏了一套缴寇阵法,这才改变了一切,这不关你的事。”
“那个人到底是谁呢?”胡惟庸疑惑问道。
李善长再次摇头,长叹一口气道:“我也不知道啊。”
胡惟庸眼珠子转了转,压低声音道:“相国,有件事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感觉错了。”
“说。”
“最近,皇上和刘基走得很近。”
“哦?”
李善长露出好奇的神色:“此话怎讲?”
因为在之前,刘基虽然也在大明立国的过程中立下不小的功劳,和他一起为朱元璋的左右谋臣,但在立国后,刘基的待遇和他比起来可以说似乎天差地别。
他拜为宰相,更是贵为国公,而刘基不过是御史中丞,爵位上更只是最低等级的伯侯,俸禄待遇上他一个可以顶十个刘基。
原因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刘基曾在前朝做过官,半道才追随朱元璋,而且刘基这人的性格清高,还自命不凡,屡屡抢皇上的风头,这也让民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乾坤刘伯温一说。
这句话看似对刘基的赞扬,实则是将他往死路上逼。
一统乾坤的事皇上,哪里轮到你刘基?
皇上疏远于他也是理所当然,可是现在怎么说皇上又和他走得近了?
面对李善长疑惑的目光,胡惟庸道:“您还记得上一次皇上因为封王的事去了一趟栖霞行宫散心,后来太子为叶巨伯求情也去了,再后来因为沿海出事,刘基也去了那里,从那以后,刘基就开始屡屡被皇上和太子召见。”
李善长皱了皱眉,道:“惟庸,我看是你多疑了吧,刘基前段时间负责大明首场恩科之事,这首场恩科皇上和太子都很重视,召见臣子,那不是很正常的事?”
“不,不正常。”
胡惟庸摇头道:“你说以为首场恩科的事也就罢了,可就在今日上午,皇上又把太子和刘基叫上,一起出宫了。”
“什么?”
李善长一下子瞪大了眼珠子。
皇上最近这段时间经常出宫,而且一出就是一整天,这件事在朝堂上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刑部尚书钱唐在宫门口质问皇上的事,他也听说了。
对了。
那一次也是和太子以及刘基一起出的宫。
李善长的表情终于凝重了起来。
他们一起出宫究竟去哪里?最近的发生的这一切都有些反常,是不是与他们出宫有关?
李善长一下子想到了很多。
这时,胡惟庸压低声音道:“相国,要不要咱们派人查探一下,皇上他们究竟去的哪里?”
“不可!”
李善长呵斥道:“你这是在找死!”
胡惟庸不敢再多言语。
李善长则是眉头愈皱愈深,他当然也很想知道皇上他们去了哪里,可是他也知道皇上的手段,况且这段时间,皇上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了,他现在能做的也只有静观其变了……
……
知行书店。
朱元璋三人来到这里的时候,朱辰正一个人在书店忙活自己创作的历史小说。
“来啦?请进。”
朱辰对他们作出欢迎的手势。
书店的客人很少,老黄他们可以说是书店最忠实的读者了,卖出去的几本书也都是卖给了他们,虽说只换回来了一些赝品书画,但朱辰还是很乐意的。
他们三人总的来说有些奇奇怪怪,除了他们每一次出现的古人打扮,还有就是他们的知识构架。
不过朱辰并不介意,而且还乐于与他们分享知识。
能够和别人分享知识和想法,那其实也是一大乐事,而且在分享知识的过程中,也有思想碰撞的火花,对朱辰来说也是一种学习。
这也是有不少书店喜欢组织读书分享会或者读者见面会的原因。
所以,他也很高兴书店能拥有几位忠实读者,而且还是三位愿意聆听他分享想法的读者。
这一次,老黄还带来了东西,是一个精美的盒子。
“朱先生,这是给你的谢礼。”
“谢礼?”
朱辰闻言不由得一怔,脸上露出不解的神色。
朱元璋呵呵笑道:“还记得你上次教咱的鸳鸯阵吗?那给咱得帮助很大!”
“帮助很大?”
朱辰越听越不懂了,一个常用于小规模遭遇战的鸳鸯阵能有什么帮助?老黄莫不是拿去打架斗殴了吧?
和朱辰的懵逼不同,一旁的朱标和刘基却是恍然。
果然。
和他们猜想的一样,那个阵法就是出自书店主人之手。
朱元璋也不欲多作解释,道:“总之就是感谢你这段时间教咱这么多东西,不打开看看?”
朱辰依言打开盒子,只见里面装的是一株几乎是一比一比例的琉璃白菜。
琉璃虽然和玻璃很像,看起来几乎可以说是一样,但其实并不是同一样东西。
玻璃是一种可以大规模生产的廉价工业产品,而琉璃则是由古法烧制而成的艺术品,特别是在古代很难得,古代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翡翠等还要珍贵。
就算到了近现代,工艺好的琉璃依旧有着很高的价值。
当然,朱辰不会认为老黄给的这株琉璃白菜是真的琉璃制品,应该是用有色玻璃制作而得,算不上什么贵重的礼物。
收下就收下吧。
“谢谢。”
朱辰不忘道谢。
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礼物,但正所谓礼轻人意重,也代表了老黄的一片心意。
不过你别说。
老黄送的这株玻璃白菜还真是晶莹剔透,看着就让人喜欢。
朱辰想了想,并没有将这玻璃白菜放进柜子里,而是摆到了台面上,用作装饰。
价格虽然不高,但装饰效果很好。
朱辰越看越觉得满意。
这边朱辰在摆好翡翠白菜,那边朱元璋他们三人已经坐好了,只等朱辰过去。
不用问,朱辰也知道,他们三人又有许多疑问等待自己解惑了。
朱辰端着茶水走过来,给三人一人倒了一杯茶水。
“好茶!”
朱元璋每一次喝都忍不住发出赞叹之声,他感觉朱辰这里的茶叶比他皇宫的还要好喝。
“你要觉得好喝那我回头送你点。”朱辰笑着说道。
来而不往非礼也,老黄送了自己一株不算值钱的玻璃白菜,自己回送点茶叶也是应该。
朱辰坐下,问道:“上次带回去的书看了没?”
三人齐齐点头。
朱辰又问:“又没看懂?”
三人又是齐齐点头。
果然不出所料。
朱辰现在对于三人的知识构架也不意外了,道:“有什么问题吗?不需要有什么顾虑,直接问便是了。”
朱元璋想了想,问道:“你上次说,大明这样的社会叫封建社会,若那个……对,生产力再次提升,就会逐渐演变成资本社会,那资本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进入资本社会就能延长大明的国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