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此刻这里的气氛就仿佛似乎暴风雨来临前,相当的凝重。
殿上。
朱元璋正看着手中的奏折,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殿下。
众臣分列两旁,井然有序,但却是眼观鼻,鼻观口,一片寂然,都在等朱元璋开口。
好长一会。
“哎——”
朱元璋才长叹一口气,道:“又发生灾祸了,河北发生雪灾,大量民房被压垮,百姓流离失所,亟待救济,上百万灾民啊,全都嗷嗷待哺,说说吧,怎么办。”
话音落下,众大臣还是暗暗互看了一眼,并没有人急着站出来。
这个时候,还是宰相的李善长率先站了出来。
“禀皇上,臣以为,首先,朝廷需先指定赈灾的钦差,组建赈灾队伍,赶往灾区,抚慰灾民,稳定民心,主持赈灾事宜,其次,朝廷抓紧时间筹措钱粮,运往灾区赈灾,后续就是发放救助金,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朱元璋看了一眼李善长,点点头。
其实李善长说的看似头头是道,但实则全是废话。
赈灾的流程,但凡经年老臣应该没有不熟悉的。
说到底就是一个字:钱。
但李善长好歹开了个头,所以朱元璋并没有多加责怪什么,而是问道:“那以你所见,本次赈灾需要多少钱款?”
李善长显然是有备而来,回道:“早朝之前,臣已经和户部核对过了,本次天灾波及范围广,受灾民众多,想要妥善完成本次赈灾,至少需要八十万两银子。”
“嗯……八十万两……”
朱元璋沉吟片刻,看向户部尚书:“杨思义,你有什么话说吗?”
“臣有话说!”
户部尚书杨思义站了出来:“皇上,户部是真的拿不出八十万两银子了。”
朱元璋也不意外,又问:“能拿出多少?”
杨思义面露苦色,回道:“回皇上,最多……最多能拿出十万两了。”
“十万两?”
朱元璋的眸子猛地一凝。
只有十万两?堂堂大明朝竟然只能拿出十万两银子了?
朱元璋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国库只有这么点银子了?”
杨思义回道:“今年年初清点国库的时候,存银是五百二十三万两,压库的二百两银子不能动,朝廷常规的各项支出一百二十万两,现在还有一百多万两亟待支出,北伐军费八十万两,算下来已经没钱了,再加上前段时间皇上抽调了十万两用于免费给织户们发放织布机,这部分银子没有补回来,您又抽了三十万银子,说是要建立松江府特区。”
“臣刚刚说能拿出来赈灾的那十万两银子,还需要从各种支出中想方设法扣出来才有,事实上,还没有到年底,国库现在已经赤字了。”
户部尚书的话说完,朱元璋的脸已经皱成了苦瓜。
他知道大明穷。
但没想到穷到这个地步。
他之前抽了十万两用于制造织布机,其实已经快要回本了,只是后来又要组建松江府特区,钱又被挪到那儿用去了,还从国库中硬是多拉了三十万两银子。
朱元璋不由得想起了朱辰的话。
他的大明现在距离殖民还差得远呢,当时的他感觉好像也不远啊,他大明现在有宝船可以出海,出海之后按照朱辰说的去做,不就是殖民了吗?
现在看来,他有些想当然了。
大明现在穷得连十万两银子都拿不出了,还谈什么其他?
巧夫难为无米之炊。
朱元璋深刻的感受到这句话的意思,心中不由得暗叹了一口气。
“那怎么办?咱们就眼睁睁的看着灾区的灾民饿死?冻死?”
朱元璋的话,举殿无人应答。
甚至有个别大臣还在心中腹诽,钱都被你拿去乱花了,现在没钱赈灾了知道急了?
朱元璋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好啊,瞧瞧你们一个个,提问题的时候一个比一个积极,说办法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能当缩头乌龟,怎么,朝廷养着你们,就是让你们提问题的?啊?说话!”
还是没人说话。
朱元璋只感一阵头痛,一只手捂着头,一只手摆了摆。
他现在一句话都不想说了,直接退朝……
……
御书房。
夜已经深了,但灯还是亮着。
朱元璋实在是无心睡眠,满脑子里想的都是赈灾的事情。
这时,太监进来汇报:“皇上,太子殿下求见。”
“让他进来吧。”
片刻之后,太子觐见。
朱标行礼过后,问道:“父皇,还在为赈灾的事忧心呢?”
朱元璋点了点头。
“难啊,这皇位是真不好坐啊,标儿你先回去睡吧,身子要紧。”
“父皇。”
朱标开口道:“如果不是您听信那朱辰搞什么特区,现在国库还有点银子,凑一凑可能还够。”
朱元璋抬头看向朱标,刚想要说什么,却听朱标道:“既然是朱辰捅的篓子,那咱们何不去找他问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