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稳定优先

“陛下,杨子奇送来右贤王奏表。”

刘协劳累入睡,夜里当值的侍中史侍声音传来,未能惊醒刘协。

伏寿怀着心事未睡,闻声起来穿上新外袍,出寝室就对当值来通报的宫人说:“将奏表取来,我去侍奉陛下起身。”

“唯。”

当值的两名宫人细声应下,转身去院外取奏表。

伏寿返回寝室将刘协唤醒,给他披上暖和的锦袍,将一盏烛台端到近处。

这时候宫人拿来奏表,刘协打着瞌睡,捧着奏表阅读。

伏寿正取来刘协的鞋袜,不想刘协气的将奏表投掷于地,一跃而起跳下床榻,光脚踩踏奏表,连着爆发七八脚踩累了,瞪着眼睛直喘粗气,身子直哆嗦。

身上锦袍滑落,伏寿急忙去取锦袍给他披上:“陛下息怒,何故如此?”

刘协牙齿颤抖,指着地上奏表迟迟说不出话。

伏寿搀扶他坐下,才转身去拾起奏表。

她来到第二座烛台前阅读,眼睛睁圆:“金砖密室?二十八座存钱地窖?”

她无法相信自己看到的这些字眼,她家尚了公主,桓帝、灵帝两朝多有赏赐,也没有装满过一座地窖。

这难道就是卫氏两汉三百多年的积累、底蕴?

挪步到榻边,刘协捂着自己心口:“朕疼……”

“陛下?”

伏寿拿起蚕丝被裹住刘协,刘协泪水滑落,哽咽:“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卫氏一处如此,还是各家处处如此?”

这一刻,他甚至怀疑伏氏也以类似手段积攒了大量财富。

“臣妾不知。”

伏寿也感觉双手有些冰冷,卫氏之富,已经超过她这个当朝皇后的想象与理解。

灵帝聘宋皇后,前后也就花了一亿钱左右。

去卑通过五铢钱堆积的垛子估算,卫氏藏了不下三亿钱。

三亿钱,官方汇率,就是三万金。

这还没算那超出想象的金砖密室,碗底那么大的金饼才是一金,这一块金砖怎么也得有百金。

黄金、五铢钱,汉地在用,匈奴也认。

乱世以来,各地铜钱急缺,百姓不好衡量物价,反倒开始以物易物。

刘协感受到身体渐渐温暖起来,一名宫人趋步到寝室门外:“陛下,大长秋来报,说公卿于前衙集议,欲请陛下。”

“他们想要钱。”

刘协抓着伏寿的手,心情紧迫手劲颇大,伏寿强忍着。

刘协低声:“这钱会招惹祸端。”

郡兵、宗贼部曲还没有整编完毕,现在朝廷洪福齐天,又得了这巨额财富,不管是征募雇佣匈奴义从,还是策反关中叛军,又或者是干的事情,都将烈火烹油一样。

伏寿察觉到刘协的恐惧:“陛下是担忧赵基不肯交割?”

奏表是去卑单独发来的,赵基究竟是个什么态度?

若是表面应付去卑,今夜若是发生火并,赵基掌握这么多钱,郡兵、宗贼随时会反戈。

“我不知。”

刘协收敛情绪:“为朕更衣,先看公卿是何看法。”

或许去卑错误估算了卫氏的财富,金砖密室这种东西,可大可小。

一切有商业活动的地方,用黄金都能买东西,包括雇佣军。

李傕郭汜这里,也缺黄金、五铢钱;可以拿来安抚麾下吏士,也能拿去雇佣匈奴、诸羌部队。

偏偏是匈奴人发现的,他们可不会为朝廷保密。

若不能处理好这些匈奴人,会引来更多的匈奴人。

五铢钱沉重不便运输,可金砖密室,值得匈奴人联军来犯。

郡府前衙偏厅,公卿们已完成初步议论,大多神情亢奋。

现在朝廷就是缺钱,有钱什么都就好办了。

就连天子,也不需要节食省钱了。

“陛下驾到~!”

仅存的一名中官头戴今日新作的乌纱笼巾却非冠,趋步到堂前高唱一声。却非冠有非常显眼的护耳,戴在头上能将两耳覆盖,如同一个方形半覆式乌纱头盔,面目两侧还有垂下的笼巾,半遮住脸颊,只露出双眼、鼻梁与嘴唇下巴。

取不多听,不乱视之意,可以避免是非。

今日公卿们也都穿戴崭新锦袍,黑质暗花,再次一些也是黑色其他纹饰的丝织物。

也就太尉杨彪、卫尉周忠是武职,穿绛色服饰,戴硕大武弁冠,冠两侧装饰黑褐色相间的羽饰。

公卿服饰冠帽上来看,一切都开始向好的一面发展。

刘协上前落座主位,公卿施礼齐呼:“臣等拜见陛下。”

“免礼。”

刘协目光环视,公卿神情尽收眼底,就问:“子奇公,何以断定去卑所言你真假?又无赵基佐证,怎能轻信?”

“回禀陛下,若是别处老臣不敢贸然相信,若是卫氏,当有七成可信。”

杨琦拱手:“臣已提问狱中卫氏男丁,业已证实。”

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一看!

刘协颔首,遂问:“那赵基是何说法?”

“臣以为赵中郎应是知情的,若无赵中郎,匈奴人岂会这般顺服?只是顾忌卫氏树大根深,赵中郎这才不做上表。”

杨琦说着抬头:“恳请陛下任选良臣,领大司农事。”

九卿多数不全,东迁途中,九卿级别的护卫力量不足,要么带着属吏战死,要么饥馑饿死、病死。

能活下来的百官主要就两种,年龄大的普遍地位高隆,有更好的待遇;要么就是身体素质好,一路扛了过来。

刘协见三公似乎要举荐,就问:“议郎赵元明如何?此三朝宿臣,历任州郡,又有殊功。有赵元明出面,赵基自会鼎力协助。”

司空张喜拱手:“陛下,赵元明在外督领兵马,实不便更替。臣以为黄门侍郎钟元常法度严明为人方正,又数为使者,与虎贲、匈奴相熟,可使钟元常守大司农府事。待时局稳定,再任选良人。”

钟繇资历、名望都足够,直接升大司农接管这么庞大的财富就多少有些单薄。

太尉杨彪另有人选:“陛下,若赵元明不便拜领大司农,不妨以议郎赵子茂领大司农府事。赵子茂与赵基分属同宗,利于斡旋。”

杨彪说着扭头看张喜:“钟元常为人刚戾,虽不失变通,但言语间难免激怒虎贲、匈奴义从。赵子茂临近边郡,能安抚匈奴义从,不使作乱。”

见这两伙人争财政主导权,之前这还是个得罪河东衣冠的苦差事,现在却成了热门。

刘协倾向于杨彪,就问张喜:“司空可能担保钟元常能顺利安抚匈奴以及虎贲?”

张喜犹豫见,见杨彪斜眼看他;独坐一边的御史中丞杨众更是咧嘴讽笑。

侧坐在天子身前的侍中杨琦则面无表情,似乎也想看他的难堪。

张喜略沉吟,就说:“虎贲中郎赵基忠顺朝廷,岂会生乱?老臣以为,钟元常可以达成使命。”

杨彪则对刘协说:“陛下,卫氏所蓄乃河东之财。赵基晓畅大义,然虎贲未经严训,恐怕会生出祸端,不可不慎。不若明日征赵基、去卑入朝,当面询问。”

“臣以为不可。”

卫尉周忠反驳:“今虎贲牵制匈奴,若征赵基入朝,若匈奴作乱,虎贲乘势哗变,又该如何?”

他对着刘协拱手:“陛下,臣以为可遣重臣前往,临场决断,切不可拖延,迟则生变!”

这也符合杨琦的心思,他不在乎钟繇还是赵蕤进位九卿,现在最重要的甚至不是拿到这笔巨额财富,而是怎么维持虎贲、匈奴的稳定。

只是公卿折损颇大,他堂兄弟三人各属一脉,终究出自一家,有杨彪表态即可。

他是侍中,天子不问,他不便表态。

杨众是御史中丞,现在没有侍御史,所以杨众的主要职责是维持会议秩序。

于是杨琦去看侍中刘艾,刘艾担任过陕令,与杨氏亲近。

刘艾拱手:“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估算藏金数额,并封赏虎贲、匈奴义从。”

立刻去查数额,再分钱。

虎贲、匈奴义从好打发,每人几万钱就能满足。

难的是赵基与去卑,赵基此前功勋就不好封赏,去卑也是类似,总不能再封去卑一个县侯、王公爵位。

刘协目光落在了杨琦身上:“还要劳烦子奇公深夜前往。”

“臣领命。”

杨琦应下,又说:“臣请尚书裴茂随行。”

“准。”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后,我在官场掀起扫黑风暴

重生后,我在官场掀起扫黑风暴

乘风三尺浪
重生八零:从猎熊开始养活全家

重生八零:从猎熊开始养活全家

波波大大
新概念诡道升仙

新概念诡道升仙

残酷厕纸天使
重生1971,整个大海都是我的渔场

重生1971,整个大海都是我的渔场

庄河
崩坏之终焉之子

崩坏之终焉之子

凡尘千年渡
斗罗:重生后我逆天改命

斗罗:重生后我逆天改命

许汐年
半岛无冕之王

半岛无冕之王

和平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