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糟糕伙伴

入夜,卫氏庄园举行盛大篝火晚宴。

天子已迁入安邑城中,城中宅院建设空间有限,因此单论宅邸布局、阁楼屋栋以及装修形制,是远不如卫氏庄园的。

安邑与卫氏庄园相距十余里,夜间可见篝火。

白日入卫天子的那队虎贲也已返回庄园,参与晚宴。

庄园晚宴火光传来,惊动安邑。

杨琦闻讯登上城楼,面南而立,眉头紧皱:“火势可控,不像是粮仓延烧。”

周忠双手负在背后则提议:“明日可征赵基入朝,商议虎贲重编之事。不仅要重编,还要执行守卫。”

能宿卫天子,这可是极大的荣耀。

“不急,等赵元明来了再说,元明沉稳有大局,他这族孙虽算不上跋扈,却也十分无礼。”

杨琦对赵基的感官很不好:“自恃勇力,桀骜不逊。”

但也只是感官不好,感觉赵基还需要狠狠打磨、雕琢一番,才能成为国家伟器。

近期有赵彦在,中期也能将赵基之父扶植起来,以牵制赵基。

只要不拔刀,朝廷有的是办法让驯服赵基。

两人闲聊之际,一队匈奴人驱马到城下,使者高呼:“我有右贤王奏表在!欲呈大汉天子!”

充任门尉的郎官探头观察,看着三束火把十一个匈奴骑士,就大声回应:“城中夜禁,不能开城!”

“奏表在此,延误大事,休怪朝廷治你罪行!”

匈奴使者将矛插在地上,矛杆绑了奏表,十一骑勒马转身朝南而去。

门尉无奈,只能以绳索送一名郡兵下城,取了长矛、奏表再缒绳而上。

奏表落到门尉手里,快步来到城楼内,递给烤火的卫尉周忠:“明公,右贤王所献奏表在此。”

周忠拿起来询问杨琦:“子奇,天色已晚,天子车马劳顿,奏表发到尚书台如何?”

朝廷机构残缺,现在皇帝、皇后住到了宽阔、亮敞的郡守府里,今夜大概率会很累。

杨琦接过奏表,见只是装在锦袋里的帛书,没有漆封。

作为侍中,他毫不避讳,就解开细绳,取出帛书阅读,顿时瞪圆眼睛:“千古恶贼,莫过于此!”

周忠扭头去看,杨琦像牛一样瞪眼粗呼吸,将手里奏表递给周忠。

周忠接过阅读,只觉得他认识这些字,有些无法理解这些文字的描述的事情。

浓眉紧皱,周忠脑袋嗡嗡作响,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杨琦接过帛书奏表折迭后装入锦袋,扎上细绳:“嘉谋,通知各处公卿,我这就去面见天子。”

“是。”

周忠应下,目送杨琦快步离去后,他才起身,又有些手足无措。

这已经不是一座金砖密室、许多座五铢钱地窖的事情,而是如何找到第二座金砖密室,以及怎么找的事情了。

这个过程里,会死很多人。

很多人不想死,所以反应快的话,肯定会殊死反抗。

因此一定赶在这些人知情、反抗之前,痛下狠手!

周忠回神过来,快步走出城楼对几个迎上来的属吏说:“通知公卿,拜谒天子,一同议事。”

很多人分散居住在城内豪强、官吏宅邸中,考究关系,不是远亲,也是门生故吏的关系。北城郡守府内,后宅庭院内。

寝室内点燃六支烛台,刘协躺在榻上,质量上乘的素绢中衣敞开,露出明显的肋骨胸排。

那点兴奋劲过后,他只想静静躺着。

就那么垂目望着当面木柜上摆着的一对烛台,突然问一边盘发裹头的伏寿:“皇后,你说赵基他想要什么?不要官职爵位,我还能给他什么?”

伏寿没有急着回答,将头发裹好后扭腰转身抬腿回到榻上,仿佛姐姐照顾弟弟一样,将刘协的袒露的中衣拉扯好,又给他扎好腰带,又给彼此拉上蚕丝填充的轻薄、温暖被子。

她也是仰躺,脑海中闪过赵基直身跪坐的背影:“臣妾不知他想要什么,臣妾却知他是聪慧的人,不愿为朝廷舍命,也不会为虚名、财富所累。他也历经疾苦,或许是不想立于危墙之下。”

赵基不愿给朝廷送命,这没什么好指责的。

雒阳大变以来,再经历过东迁,东迁过程中前后五场血战,刘协已经不指望人人怀有以身报国之心。

饱读诗书,世食汉禄的衣冠、寒门、豪强都没有这种觉悟,再指责家贫读书少的赵基……这实在有些不讲道理,过于昏聩。

刘协这点认知、涵养还是有的,只是不理解:“他读书少,怎么会有这样的见识?有这样苟全性命的见识,又怎么会有那样卓越异常的勇气?”

这很矛盾。

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一看!

伏寿也想不明白,就说:“陛下,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就如杨琦说的那样,赵基先天生来就会用兵,这是常人无法比拟的天赋。或许他本性就是苟全之人,只是武力卓群;也有可能是他不喜名利,不愿受束缚。”

“你说的有些道理,可朕还是看不懂他。”

“休说陛下,就是杨琦也看不懂赵基。就是看懂了,赵彦回来前,杨琦也不敢试探、欺压。”

伏寿言语中对公卿们也不是很尊敬,东迁路上很多事情都是有转机的,但公卿们迟疑难断,反而弄的皇帝、皇后仅以身免,其他多数公卿、郎官还是后来和谈,李傕那里放回来的。

鬼知道这些郎官被俘虏后,被李傕郭汜乱兵逼着做下了什么难堪、不齿的事。

若不是李郭乱兵不敢弑杀天子,带队搜查的军吏故意走错路,刘协他们真的跑不掉。

当赵基还在猜疑公卿百官操守、能力的时候,伏寿则一点都不信任。

这些公卿惹出更大的祸端,哪怕逼反赵基,她也不会意外。

反而是赵基,在她看来表现的还是过于理智了,杀两三个郎官助助兴,朝廷公卿才会清醒认知局面。

而现在赵基跑过去跟匈奴人搭伙吃饭,公卿百官收编郡兵、宗贼,看着朝廷控制了四千余兵马,可这有什么用?

用三个月时间训练他们,李郭二贼发兵来犯时,敢不敢顶上去迎击?

公卿若有练兵、指挥打仗的才能,又怎么会沦落到这一步!

东迁的路途上,以及这个冬季的贫苦寒冷生活,让伏寿对这伙人失望到了极点。

甚至后悔当这个皇后,她是庶出,她的嫡母是桓帝之女。

如果不来当皇后,她们一家就会生活在东海边上,享受温暖的冬季,以及明媚不算酷热的夏季。

她的的父兄也就不用追随天子,游走在死亡边缘。

把郡兵、宗贼交给赵基,才是最快最有效抵御李郭贼兵的应对之法!

皇甫嵩、朱俊这两位平黄巾的功勋宿将之所以出工不出力,以及活活气死,究竟是谁的原因?

是李郭二贼太强,还是公卿百官不肯全力支持他们?

可怕的不是公卿百官不清楚轻重缓急,他们什么都知道!

不巧的是,赵基也知道,应该是赵彦警告过。

身为天子虎贲,宁愿去跟匈奴人为伍,也不肯来安邑宿卫天子。

说到底,还是天子年轻,此前无法给予吕布、皇甫嵩、朱俊这些人强力支持,现在也无法给与赵基像样的支持。

伏寿看着沉思的刘协脸颊,只希望他快快长大,强壮起来。

她不愿想象,如果公卿拖累之下,赵基也如徐荣那样憋屈战死,以后谁还敢豁出性命拱卫帝室。

热门小说推荐
极度恐菌

极度恐菌

金属裂纹
红楼之听到我心声后祖宗杀疯了

红楼之听到我心声后祖宗杀疯了

小楼夜听风雨声
红颜殇:深宫权谋录

红颜殇:深宫权谋录

灵狐婉
万界剑系统

万界剑系统

青山尐缘
虚空炉

虚空炉

陈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