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集’的援兵,也会在天黑前后抵达清源集。”
“咱们发动的时间,就在这批援兵刚刚抵达之时!”
“巨熊”的话,让下首众人都吃了一惊。
不过很快,众人就全都露出兴奋激动的神色。
在“巨熊”发布这道命令之前,大家还以为,接下来的战略就是继续此前两日的策略,稳步推进,直到最终胜利呢。
经过连续两日的实践,大家已经认可了这个方略的可行性。
可众人也都认识到了这种战略的巨大弊端。
这固然能尽可能避免玄幽铁骑,以及重剑战兵这些最核心战力的损失。
可它对“耗材级”战兵数量的需求,却非常巨大。
按照现在的趋势,若继续昨日和今日的战法,最多两天,负责一线推进的战兵数量就将下跌到千人以下。
若是没有新的兵源加入,这种战法将难以为继。
而随着对面从“南四集”来的数千援兵立足站稳,对方将在兵力上具备绝对的优势。
现在,自身休养得差不多的“巨熊”,却没有等到两日后的窘境出现,而是在夺得清源集近半的控制权之后的今晚,便要主动撕破与“苏瑞良”达成的协议。
这说明“巨熊”对局面的把控是非常精准的。
选择“南四集”的援兵刚刚抵达这个时间点发动攻击,巧妙而精准。
对于刚被强行征集而来的战兵到底是个什么成色,他们最有发言权。
那个时候,别看对方兵力增加了。
可对方的整体战斗力,却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急剧下降。
可以说,这正是对方看似强壮,实则最为虚弱的时候!
扎络一脸的兴奋,忙问:“主人,这一次需要铁骑出动吗?”
“巨熊”颔首道:“全部出动!”
扎络与另几名玄幽铁骑的领队立刻恭敬领命。
“巨熊”看向吴益以及徐家老者,道:
“这一次和此前两日不同,不能再派那些杂兵慢慢的向前推,而是要打出最强的一拳,用最快的速度推平最后一段障碍,为铁骑冲锋创造最好的条件!”
也就是说,这时候不能再顾惜元京徐家的重剑战兵,以及吴益手下嫡系力量的损失了。
为了提升效率,他们反而要冲杀在第一线。
明白“巨熊”意图的徐家老者和吴益,不管心中如何想法,全都恭敬应命。
半个时辰后。
天色完全黑了下来。
看上去与此前两日没有任何差异的营地,忽然之间,就变成了另一番模样。
一支支百人规模的队伍,迅速冲出营地,快速来到今日收兵时防线停止区域。
然后,没有丝毫停留,坚决向前推进。
分散在防线后方警戒的几个队伍见状,只试探性的攻击了一波,便立刻向后撤退。
一边后撤,一边快速鸣锣示警。
那些队伍,并没有紧追在他们身后,而是按照既定的目标,快速将沿途障碍、陷井等拆除干净。
四百余骑浑身都散发着森然煞气的玄幽铁骑不快不慢的跟随在这些队伍的后方。
“巨熊”身上也穿戴上了覆盖全身的特制甲胄,骑在比旁人高了一个头的玄幽马背上。
为了节省马力,避免无意义的消耗,一件柄长超过两米,表面长满了“铁疙瘩”的巨锤被他斜拖在地上。
随着玄幽马的缓步前行,地上被巨锤犁出一条明显的沟壑。
就在这时,吴益返回来报。
“大人,障碍陷阱已经清除完毕。
从这里一直到大广场,再无任何阻碍。”
“巨熊”闻言,轻夹马腹,胯下玄幽马开始由缓行逐渐变成小跑。
周围其他玄幽马也都同样如此。
很快,四百二十七匹浑身都着铁甲的玄幽马开始跑动起来,载着它们背上同样身着全身铁甲的四百二十七名骑手。
当它们跑动起来,就如同四百二十七辆高速移动的生物坦克,带着一种无可阻遏的力量,向着清源馆大广场冲杀而去。
期待着愤怒的“苏瑞良”组织起所有力量,在清源馆前的大广场以及周围街道、府邸之内与己方周旋对抗的“巨熊”,并没有看到他期待的一切。
空空如也的府邸,空空如也的街道,以及空空如也的大广场。
一直到他率骑冲入大广场,都没有遭遇任何一丝抵抗。
透过头盔的眼眶,“巨熊”盯着大广场之上那座奇怪的高台看了一阵。
他的心中却在迟疑,要不要乘胜追击?
一次毁约夜袭,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将清源集以北剩余最后五分之一尽数收入囊中。
连最核心的清源馆周边一代,也轻松到手。
这场行动看似大获成功。
但“巨熊”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
因为他并没有达成自己真正的目的。
选择在今夜“翻脸”,除了手中杂兵数量越来越少,稳步推进的战略未来越难以为继这个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巨熊”没有告诉任何人。
最初,无论是他,还是他的部将,都自信的认为,以“苏瑞良”为首的一伙人,与其他元州势力一样,看着人多势众,其实都不过是“帮派分子”。
小规模的冲突争斗也就罢了。
规模一旦达到数百上千这个级别,其在兵法上的短板就会立刻显露出来。
而且,人数越多,这种短板就会体现得越明显。
所以,对于对方手中人多人少,是否有更多援兵抵达,他都是不在意的。
可连续两日的较量,让他收起了傲慢轻视之心。
对方确实不擅长大规模的调度指挥,一切都显得稚嫩又生涩。
可这和不懂,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而且,对方懂得扬长避短,避开所有大规模的正面战斗,专注于打小规模的巷战和烂仗。
还在借着他这块磨刀石,一点点成长。
并且,将地利运用到了极致。
若是抛开战线上的一路溃退不谈,具体的战损上,居然与他这一方斗了个旗鼓相当。
这一切,都足够让他心中震惊,对“苏瑞良”这个敌人,真正的刮目相看。
这比“苏瑞良”展现出略微压过他一筹的个人实力,还要更让他震惊。
可这还只是他昨天的看法。
若一切都止步于此,他内心还不会如此急切,依然有信心拿下最后的胜利。
真正让他感到震动的,是敌兵今日的变化。
具体到每一个战兵,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可他们凑到一起之后,却在一夕之间,产生了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
他没琢磨透其中原因。
但这却让他心中有了本能的不安,和深深的忌惮。
“不能再拖下去了。”
“巨熊”有了这样的觉悟,哪怕麾下铁骑再一次损失惨重!
收回打量奇怪高台的目光,“巨熊”看向通往清源集南侧的几条道路。
在道路的入口处,都有一道道砖石垒砌而成的矮墙阻路。
就在“巨熊”心中犹豫要不要继续深入推进之时。
他心中猛地一紧,忽地扭头向左侧看去。
便见一道乌光在夜空中一闪即逝。
他想要做出反应时,那道乌光已经化作一枚铁羽重箭,狠狠贯穿一名玄幽骑手的头盔,从太阳穴深深刺入其人大脑之内。
那名被偷袭的骑手,甚至都没能发出一声惨叫,就已经横飞而出,“啪”的一下,狠狠撞在另一名骑手肩侧,然后无声跌落马下。
“巨熊”目眦欲裂,循着箭矢来时方向,看见一身素衣长袍的“苏瑞良”正站在一栋屋顶。
而就在他扭头锁定住苏瑞良之时,此人已经不停歇的连续张弓数次。
一道道铁羽重箭划出一道道暗沉乌光,迅速掠空,向一名名玄幽骑手扑射而去。
“啊……吼!”
巨熊一声怒吼,手中那被拖在地上的巨锤忽然高高抡起,向着那一道道铁羽重箭扑来的方向,隔空狠砸而去。
“呼——”
随着他这一下劈砸,一道土黄色的狂风呼啸而出,向着那一枚枚箭矢扑来的方向席卷而去。
有两支铁羽重箭“不慎”被这股狂风刮中,瞬间发出刺耳的沙沙声,还伴随着火星四溅。
就像是钢铁制品与飞速转动的砂轮叶片挨碰到了一起。
当这股由“巨熊”劈砸而出的土黄色狂风又向前吹拂了一段距离,然后消散无踪之时,那两支被其卷中的铁羽重箭已经变成了一地铁屑碎渣,洒落一地。
成功拦下两箭的“巨熊”,并没有一点喜悦。
因为就在这两支铁羽重箭的残渣落地之时,又有三名骑手被三支铁羽重箭贯穿太阳穴,化作三具尸体,跌落马下。
防御性的出手,本就比寻隙进攻的一方更加被动,出手时间天然慢半拍。
更何况,用重武器的他,本来就不以出手速度见长。
在这方面,根本无法与射连珠箭如同喝水一般轻松随意的“苏瑞良”相比。
而因为接连四名骑手被“死亡点名”,原本煞气森然的铁骑队伍已经开始变得有些骚动起来。
巨熊再次怒吼一声,手中巨锤高高举起,狠狠锤击地面。
“嘭!”
地面如同被擂动的鼓面,剧烈震荡。
一股强大无比的反震之力一路沿着锤柄灌入巨熊体内。
巨熊庞大魁梧的身体借势飞跃而起,化作一颗巨大的“铁弹”,朝着站在屋顶上射箭的“苏瑞良”轰然砸落。
手中巨锤也被他高高抡起。
只可惜,他这蓄势磅礴的倾力一击,“苏瑞良”并不接招。
只是撇了一眼,便已轻盈闪身,跃至数十步外的另一处屋顶。
“轰!”
一声巨响,“苏瑞良”原本站立的屋顶,连同下面的整栋房屋,都被这一锤直接砸得塌了下去,化作一片废墟。
碎石飞溅,烟尘四起。
没有人关注他这看似粗鲁的倾力一砸之下,不碎凿击面,而是砸塌整栋房屋所蕴含的高深技巧。
所有骑手都在紧张的关注着“苏瑞良”的“死亡点名”。
除了两枚铁羽重箭分别被扎络与另一位炼髓后期拦截了下来。
又四名玄幽骑手中箭身亡,飞落马下。
四支铁羽重箭,或是从正面,或是从侧面,或是从后面……变着花样从不同角度破开玄幽铁甲的头盔防御,没入一名名骑手大脑之内。
连续八名骑手的死亡,终于让被愤怒冲脑的“巨熊”清醒了过来。
还站在倾塌废墟之中的他大声怒吼道:“撤退,撤退!”
而在见到玄幽铁骑开始退出大广场,撤往清源集以北区域后,本来还有机会再射几箭的“苏瑞良”却已收起了长弓,没再继续射杀。
站在远处屋顶的“苏瑞良”,冲正对他怒目而视的“巨熊”轻轻弯腰行礼。
礼貌,气派。
面对如此有礼貌的问候,“巨熊”却气炸了肺,将手中巨锤在废墟上砸得嘭嘭作响,怒吼道:
“‘苏瑞良’,你枉为巅峰强者!
有本事你和我打啊!恃强凌弱,你枉为英雄好汉!”
“苏瑞良”一脸惊讶的道:
“恃强凌弱,不就是兵法的至高奥义吗?你现在已经变成元州人的形状了吗?”
话刚说完,耿煊便再一次闪身远避,跃至数十米之外的另一栋屋顶。
而就在他刚才站立的屋顶,已经被“巨熊”扔出的一块重量超过两百斤的石头砸出一个巨大的窟窿。
脚步还未站稳,又一块石头从天而降。
耿煊再次闪身远避。
“这么徒劳的发泄,有意义吗?……这么耗下去,最先累趴下的,一定是你,信不信?”
耿煊一边轻松闪避“巨熊”扔过来的大石头,却也不远离,反而就这么绕着“巨熊”不远不近的兜圈子。
似乎真要看看,双方这么耗下去,到底谁先撑不住。
接连扔出七八块巨石后,“巨熊”忽然毫无征兆的停手,转身就走。
而此刻,其他玄幽铁骑已经成功撤出了大广场,重新回到战兵的层层护翼之后。
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就一路将战线推到大广场附近的战兵也停止了继续推进,除了留下一部分巩固防线,其余人都已经开始撤回营地之内。
返回营地的“巨熊”已经没有了愤怒,而是独自坐在主帐中。
他的眉头深深皱起,开始思考一个此前从来没有考虑过的选项。
撤退。
承认这次行动失败。
他已经越发清晰的意识到,凭他手中这点兵力,已经很难达成此行目标。
在领命出发之前,从他到每一个随他一起南下的下属,都不会想到,这块骨头,会这么难啃。
现在,他已经被崩掉了好几颗“牙”。
如果继续下去,很可能剩下的“牙”也会给全部崩掉。
可这么做的后果——
“巨熊”心中正犹豫不决之时。
“大人。”
吴益的声音在帐外响起。
“何事?”“巨熊”沉声道。
“无忧宫的一名副使送来了一批援兵。”
帐内,“巨熊”的眼睛忽然瞪大到了极点。
很快,帐帘被一只大手掀开,“巨熊”弯腰走了出来。
“现在何处?”
“就在旁边的丛林内隐藏,只要您同意,立刻就能赶来汇合。”
“无忧宫有这么好心?”
“他们说,‘苏瑞良’乃是无忧宫不死不休的仇敌,他们这次调来援军,不是帮您,而是帮他们自己。”
“……有多少?”
“五百三十六人。”
听到这个答案的“巨熊”,脸上的期待变成了失望。
摇头道:“这么点人手,能成什么事?”
吴益赶紧道:“这只是他们筹到的第一批,明后两天,还会陆续有两三千战兵抵达。”
“巨熊”眼前一亮,忙问:“果真?”
“千真万确!”
吴益道:“我将人带来,您亲自问一下吧?”
“巨熊”点头,“快去……让他将那五百多援兵也一起带过来。”
……
见“巨熊”撤退,那些战兵也不在继续推进,耿煊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但,这口气却没有完全松下去。
因为耿煊意识到,经过今晚这场遭遇,“巨熊”会越发意识到自身窘境。
作为一个合格的将领,他必然会开始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
撤退。
而他如果这么做,耿煊能做的,也只能是拿出所有底牌,尽可能多吃一些“肉”。
但可以肯定的是,绝不可能被他全部吃进肚里。
就在这时,耿煊看见,黄耳从身后快步跑出,来到他的身边。
它的嘴巴张得大大的,正在呼呼的喘气,露出邀功的情绪。
耿煊见状,却是一惊,忙问:
“地下有动静?”
这段时间,黄耳,阿六,阿七都被耿煊安排在清源集的地下网络中蹲守警戒。随时留意敌军从地下发起进攻渗透的可能。
黄耳闻言,脑袋却左右摆了摆,将脑袋主动往他身前凑了凑。
耿煊将手按在他的额头。
很快,一段影像开始在耿煊心中播放。
一直游走在地下隧洞的黄耳,在夜幕降临之时,对阿六与阿七低声“汪汪”交代了两句。
然后,从通往地表某处的通道口走出,很快就轻车熟路的进入赤乌山余脉的丛林之内。
没多久,就成功捕猎到一头重量将近百斤的猎物,准备拖回去与阿六、阿七当晚餐食用的黄耳忽然停下了脚步。
它先是放下了叼在嘴中的猎物,机警的左右嗅探了一阵,便冲入丛林某个方向。
很快,它便看见一支规模在五百人左右的队伍,正潜藏在某处隐蔽的山坳之内。
而就在黄耳远远关注到这些隐藏之人时,一人离开了这处山坳,先是进入清源集北侧荒野,然后,径直往驻扎在清源集以北的敌营而去。
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一看!
见到这一幕的黄耳没再继续观察,而是沿原路返回。
然后通过错综复杂的地下网络,从通往巨熊帮驻地的出口钻出,一路不停歇的来到他面前。
看完这段“视频”之后,耿煊心中立刻有了判断。
“敌人又有新援军来了。”
对此,耿煊不仅没有感到慌乱,反而大大的松了口气。
有了这批援兵,那头“巨熊”应该会暂时放弃撤退之念。
耿煊还想到,这批援军,应该就是某次吸纳临时帮众之后的“黑运劫数”带来的。
而根据他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这五百左右的援兵,远不是那些“黑运劫数”的全部。
要么是援兵更多,要么还有其他劫数。
总而言之,有这些新筹码到手,“黑熊”暂时应该不会去考虑撤退这样的事情。
想明白这些的耿煊,使劲揉了揉黄耳的脑袋,夸奖道:“干得不错!”
待黄耳在耿煊的保护下,从地下黑市的入口送入地下之后,耿煊也背着长弓,返回清源集南侧区域。
刚转过两个街道,便看见两百余骑玄幽铁骑藏身于某片转角区域。
刚护送“南四集”战兵返回的方锦堂一脸的求战心切,道:
“帮主,您要同意咱们冲出去,必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即便不能全歼,杀掉一大半也绝不会有丝毫问题!”
其他玄幽骑手也都是一脸的深以为然。
不是他们狂妄,而是经过这几日的参悟,以及耿煊不时的劲力引导,他们全都已经成功掌握了“驭马投掷术”。
哪怕是修为最低的炼血境骑手,也能扔出间于炼骨与炼髓的恐怖一击。
虽然,很多骑手在准确度上都还有不小的问题。
可大方向却都是能够扔准的。
一次超过两百根投枪掷出,精准度根本就不是事。
覆盖范围内的敌骑,绝对是一死就是一大片。
即便对方人数比他们多了将近一倍,理想情况下,也不过是人手投掷两枪而已。
原本,既不敢与真正玄幽铁骑近战,远程攻击又如此拉胯的他们,数日之间,就有了碾压对方的实力。
那种震撼的感觉,他们无法形容。
但一点不妨碍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对于发生在这些骑手身上的变化,耿煊的认识倒是更直观一些。
这是一次类似于从冷兵器到热兵器的蜕变。
刚刚归来的方锦堂等人,表现得如此心切,除了想要在他面前展示一下他们这些天的参悟成果之外,也是因为他们从留守清源集的骑手身上知道了“奇迹恩赐”之事。
他们没有嗷嗷叫着直接冲出去杀敌抢功,已经很守规矩了,无法苛求太多。
耿煊摇头道:
“现在,你们只是初步掌握了投掷技法,精确度差得太远。
接下来,你们还要继续在精确度上苦练。
……我知道你们什么想法,只要人多,一两百根投枪下去,精确度差点似乎也没有那么紧要。
这岂不是说,那些处在你们打击范围内的玄幽马,基本也是有死无生?”
“我可想借这机会,俘获更多玄幽马,组建更多玄幽铁骑,要是按照你们这种玩法,我岂不是只能收获一堆马尸?”
“……我不指望玄幽马一匹不死,尽量少死一点吧。”
听了耿煊的话,方锦堂等人无话可说。
与方锦堂等人返回位于清源集南侧入口附近的巨熊帮驻地之时,耿煊沿途看到许多挤在一栋栋屋舍之内的清源集居民。
自从敌军战线推进到将清源集以北过半区域纳入手中之时,戚明诚就组织原本聚集在清源馆附近的居民全部往南侧迁移。
所以,当“巨熊”悍然扑击清源集的心脏区域时,那里除了一些必要的防守力量,已经彻底空了。
经过这一栋栋房屋时,知觉非常敏锐的耿煊,能够感觉到,正有一双双含着恨意,怨气的目光,在默默的注视他,以及他周围的“杀胚”们。
对此,耿煊没有回头去搜索那些目光的主人。
速度也不受任何影响,一路返回巨熊帮驻地。
现在的巨熊帮驻地,不仅范围比初时大了许多,也热闹了许多,拥挤了许多。
在原本是几座府邸之间的区域,正有许多人在快速的忙活着,将一些树木花草清理掉,一些被人为制造出来的缓坡也被填平。
姜逸之,苏明煦二人则正在指挥一群人在一片开阔空地上垒砌第二座“社坛”。
因为都不是第一次,一切都是轻车熟路。
耿煊大概看了一眼,便找到戚明诚,蒋弘毅,和洪铨,刚返回不久,正在抓紧时间了解自己离开这几天“沧海桑田之变”的冯煜也被耿煊唤了过来。
耿煊先是对戚明诚道:
“那些居民还要继续往后迁,他们现在所在位置,距离前线还是太近。
一旦战斗开始,不仅容易危机他们的安全,他们如果乱起来,还会妨碍到咱们。”
戚明诚无奈道:“可我现在确实找不到更多地方安置他们了。”
现在,清源集一半区域都已经被敌军实控。
南侧临战一线作为防区,也不可能安置人。
再就是巨熊帮驻地一片区域,原本还稍微空旷些。
现在,随着‘南四集’征集来的两千战兵,永和坊跟随一起过来的五百战兵,以及被范宏盛带来的,在完成‘东五集’征兵之后又返回五坊营地的五百战兵全部抵达。
加上清源集原来的战兵,也都要以这里为大后方。
现在虽然没到人满为患的程度,但也确实不宜再增添人员。
其他不说,已经迁回巨熊帮驻地的“临战堂”,随时都有了解前线各处动态的需求。
随时都有里坊战兵往来传递消息,要是将更多居民迁入,怕不是一次急报,一路上就要撞飞好几个人。
将那些集市居民密集的安排在现在那些区域,已经是戚明诚考虑到各坊因素之后所能做到的极限。
耿煊听完戚明诚的理由,点头道:
“你说的都有道理,所以,我决定,今晚仪式之后,将巨熊帮驻地前移,直接抵到临战一线的后方。
这样,更方便‘临战堂’的调度。
而那些居民,就安置到现在我们所在的这片区域来。”
戚明诚闻言,一阵惊愕,瞪大双眼看着“苏瑞良”。
似乎想要确认,他是真的要为那些在这场战役中,并无任何价值,反而只是一群拖累的居民,将巨熊帮的驻地整体挪到更加临敌的前线。
耿煊却没有对他多解释什么。
而是看向蒋弘毅与洪铨,道:
“接下来,战略上要做出调整。
不说寸步不让,也不能再如以往两日般,短短两日,就将清源集一半区域拱手让人。
要是这样,两天后咱们就要被彻底赶出清源集了。”
说到这里,耿煊停顿了片刻,这才问两人:“能做到吗?”
“保证完成任务!”洪铨大声道。
“咱们现在增加了三千多的援兵,兵力不足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现在该考虑兵力不足的,应该是对面。”
“哦,有件事忘了提醒你们,对面又增加了五百多的援兵,如果我所料不差,后续应该还会有更多援兵抵达。”耿煊忽然开口提醒道。
“……”洪铨闻言,神色一滞。
嘴巴张开,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话。
蒋弘毅接话道:“如果帮主能让新来的这三千多名战兵,也保持今日各支战队的作战水准,问题应该不大。”
耿煊保证道:“没问题。”
蒋弘毅道:“那可以一试。”
说着,他顿了顿,提醒道:“战斗的烈度一定会比昨天和今天更高,折损也会更大。”
如果以练兵“磨刀”为目的,这就有些伤“刀”了。
耿煊对此,并无反对,轻轻点头。
蒋弘毅便也随之道:“那我也没问题。”
耿煊对冯煜道:
“清源集内,还有帮内的情况,你抓紧时间,多熟悉,多了解,这几天变化有点大。”
冯煜苦笑道:
“帮主,这变化何止是有点大?我这才离开几天时间,无论是清源集还是巨熊帮,已经变得我完全不认识了!”
耿煊笑着点点头,表示他已经交代完毕,让众人忙各自的事情去。
待众人离开之后,耿煊去旁边院中,见了另一批人。
院中,原本正与其他人聚在一起,一边喝酒闲扯,不时与人笑闹的刘月季,在见到耿煊进来之后,立刻箭步窜到耿煊身前。
其他人的反应稍微慢了半拍,却也很快纷纷起身,快步在刘月季身后站好。
跟着刘月季一起,恭敬的向“苏瑞良”施礼问好。
这些都是来自月露原的游侠儿。
因为又添了三千多名战兵,早在接到程辉汇报,说这批战兵从“南四集”开始启程之时,耿煊就让他立刻传讯去五坊营地,通知刘月季,运送更多粮草过来。
耿煊还特别叮嘱,这一次,不要假手其他人,让刘月季亲自带人押送过来。
同时,并给了他一个“百人名额”,让他将人一起带过来。
——月露原的粮食转运事宜基本已经结束,这件事一直都是刘月季在负责。
他发挥自己在游侠儿与游民群体中的号召力,顺利的完成了此事,没有让耿煊操更多的心。
虽然,这次行动本身,对刘月季来说,就已经赚大了,说他攒下了能在游侠儿群体中吃一辈子的资本,也一点都不夸张。
刘月季也从来没有表露出要期待更多回报的意思。
但耿煊不可能真就心安理得的将此事画上一个句号。
他便让刘月季自己按照功劳大小,拟一个百人名单出来,这次随着运粮来清源集的机会,一起过来一趟。
也就是现在聚在院中,与刘月季一起吹牛打屁的这一群人。
耿煊并没有在这里停留太久。
将刘月季唤到书房,简单聊了几句,将一份名单拿到手之后,便转身离开了。
大约两个时辰后,对于此行目的依然是一头雾水的刘月季领着跟随在身后的百名游侠儿,在一名巨熊帮成员的带领下出了院子,来到外间才刚被整理出来的开阔空地之上。
——因为有拟定名单一事,刘月季猜到“苏瑞良”很可能是要酬功,但具体要如何酬功,并不清楚。
此刻,天色早已彻底黑了下来。
空地周围,一簇又一簇熊熊燃烧的篝火,将整片开阔空地照得亮如白昼。
刘月季等人能够看到,周围已经聚满了人。
按照一百人左右的规模,整齐的分布在一个又一个区域之内。
密密麻麻,放眼看去,不下五千之数。
其中,有一大半,都是今日刚来的新丁。
这其中,又有一大半是从“南四集”强征而来。
他们同样被分割成百人左右的小团队,与其他队伍分散间隔安置在各处。
刘月季等人被安置的区域,恰好就与这样一支百人队相邻。
刘月季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他们的骚动,不安,还有那几乎写在脸上的,对巨熊帮众的一切安排,都带着明显抵触对抗的情绪。
不过,刘月季也只是大约扫了一圈,就将目光集中在了前方。
这同样是其他人关注的焦点。
此刻,超过五千双目光,都集中在那被熊熊烈火簇拥的三层高台之上。
透过层层缭绕的火焰,那三层高台在进入刘月季眼中时,已经变得充满了“活性”。
扭曲,跳跃。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两个插满华丽鸟羽的高冠,在扭曲跳跃的背景中缓缓出现在高台上。
然后,是两个身着华丽而奇诡的衣袍,一个戴着狰狞面具,一个不戴面具的身影。
看他们这装扮,刘月季微微眯起了眼睛,心里忍不住揣测:
“苏帮主难道是想让我们看一场表演?”
继而他又觉得事情不可能如此简单。
下一刻,一个又一个身受重伤的身影被人抬到台上,在高台上均匀的摆开。
巨熊帮主“苏瑞良”也在这一刻登上高台,在一旁盘腿坐下。
随着姜逸之再一次开始自己的舞蹈,苏明煦在旁用自己饱含情绪,却让人难辨其意的吟唱伴奏。
刘月季等一众游侠儿,还有那些今日才刚抵达清源集的新丁们,全都瞪大了眼睛。
低沉的嗡嗡声,在一个又一个百人团队中蔓延开来。
有人面面相觑,有人低声交流,各种怀疑,揣测。
也有人在一阵惊愕之后,认真观看。
而那些已经历过一次的战兵们,一个个脸上却都带着激动的情绪。
激动之中,又深藏着敬畏。
其中还有很少的一部分,眼神之中,有虔诚之意,悄然流露。
所有的疑惑和不解,都在一个又一个的重伤者伤口初愈,满脸红光的从高台上走下那一刻冰消雪融。
……
耿煊预料到了新来战兵的抵触。
既然有好的方法让他们主动消除这些情绪,加速融入到对抗强敌入侵的大业之中,他自然不会故意弃之不用。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
昨夜,耿煊还特意没有举行“恩赐仪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今夜攒下更多的“材料”。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昨天的重伤者,也都多受了一天的折磨。
当然,为了确保那些很大可能熬不过当晚的重伤者因为救治不及时而死掉,耿煊还特意去安置重伤者的区域转了一圈。
遇到那些情况特别危急的,他也会暗中用一些手段,确保他们能够撑到今晚。
这么做的效果,也是非常惊人的。
昨天与今天,连续两日的激战,一共攒下了三百二十名重伤患。
耿煊将这些人分成了两批,每批一百六十人。
原本,嗡嗡声响成一片,骚动,低语……
居高临下看去,混乱一片的现场,随着接连两批人半死不活的被人抬上去,然后自己红光满面的从高台上下来,直接变得鸦雀无声,安静一片。
即便是那些怨气满腔,恨意明明白白写在脸上的人,这一刻也都昂着脖子,挺着身子,瞪大了眼睛,一眨不眨盯着高台之上。
待两批重伤患上台之后。
紧接着便是一百六十个脸上写满激动的人,快步登上了高台。
这些,都是这两日参加了战斗,从昨日就在翘首期盼“奖励”兑现的战兵们。
将来,耿煊必然会逐渐要延长每一次贡献的兑现周期。
不可能天天给“恩赐”。
“有求”就“有应”,不仅会让“恩赐”显得廉价,还会惯出许多毛病来。
这是耿煊不想看到的。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每次“恩赐”的间隔时间越短,消耗的红运就会越多。
相反,如果将间隔周期拉长,红运的消耗就会迅速降低。
现在是一切草创,各种规矩都没有立起来,“奇迹恩赐”也还没有深入人心,没办法。
耿煊就当是烧“红运”打广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