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熠然也当机立断,马上联系了总参谋部,提出第二轮战略打击,集中7艘电磁炮潜艇全部火力,争取彻底的摧毁哥伦比亚特区。按方熠然的意思,中央只需要决定是否采纳,其他的问题都由前线司令部来解决。
只是,事情显然没这么简单。
也就是在收到方熠然的报告之后,李宇瀚立即联系了郭晓康,随后动身前往中南海。只不过,郭晓康当时在中南海跟陶肃疆商量出兵俄罗斯的事情,因此在接到李宇瀚的电话之后就提前跟元首通气。等李宇瀚赶到后,就直接进入正题,打击哥伦比亚特区的可行性与所具备的实际价值。
对于前者,最大的问题,还不是7艘电磁炮潜艇的打击能力,而是哥伦比亚特区的防空反导体系。
在开战首日的战略反击当中,共和国军队是动用第三代上帝之棒,摧毁了部署在哥伦比亚特区附近的反导基地,才让战略弹道导弹投掷的高超音速弹头成头功突防,最终使用数枚几乎没有放射性污染的中子弹干掉了大约5万名聚集在市中心,没来得及疏散的平民,完成了对美国首都的战略反击。
要说的话,这次反击根本算不上彻底,发起时间也晚了几个小时。
在投射的中子弹引爆前,哥伦比亚特区的联邦机构获得了几个小时的疏散时间,绝大部分联邦工作人员都顺利的离开了市区,其他的也躲进了防空掩体,没有来得及疏散,以及没地方可躲的主要都是非政府工作人员。从事后的角度看,如果共和国在遭到战略突击之后就立即发动反击,而且使用威力巨大的氢弹,不但能够彻底的摧毁哥伦比亚特区,还能够干掉数十万联邦当局的工作人员。在后来的总结会议上,李宇瀚就承认这是总参谋部在拟定战略反击方案时犯下的错误。用李宇瀚的话说,就是对美国统治阶层抱有幻想,认为能通过有限反击达到目的。
能对哥伦比亚特区发起反击,关键是摧毁了美军的防御系统。
在首日交战后,因为哥伦比亚特区没有被摧毁,而且在几个爆点之外的建筑物也没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华盛顿当局决定继续留在哥伦比亚特区,只是在接下来的1个月之内强制转移了与联邦政府无关的社会人员。必须得承认,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道理很简单,美国第二首都是费城,第三首都是丹佛。对后者,根本就不要有任何的指望,即丹佛距离西海岸就只有1000多千米,在共和国海军大型战舰的打击范围之内。更何况,当初选丹佛为战争时期的临时首都,更多的是考虑来自苏联的威胁,毕竟哥伦比亚特区与费城在东海岸,而丹佛在美国的腹地。即便是费城,也不是理想选择。不管怎么样,费城都是一座有上千万居民的特大城市,如果再一次遭到共和国的战略打击,等于让上千万平民给联邦政府陪葬,无缘无故的增添伤亡。让联邦机构继续留在哥伦比亚特区,就不用面对这些问题,遭到打击也只是损失联邦机构。
当然,肯定要重新部署防空反导系统。
此后2个多月,美军不但重新搭建了防空反导系统,还大幅度加强了作战能力,只是部署在附近的以LBL为核心的末段反导系统就有8套,远程拦截弹更多达数千枚,而且随时都能够安排ABL载机加强防御能力。
此外,美军很有可能把第一套基于大口径电磁炮的反导系统部署在了哥伦比亚特区。
按照军情局掌握的情报,在发展炮射拦截弹的时候,美军采用了与共和国军队不一样的发展套路。这就是,共和国军队从一开始,就把重点放在系统集成上,而且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的大口径电磁炮,通过研制专门的拦截弹来获得拦截能力。也正是如此,一直是由海军在主导炮射拦截弹的研制工作,而且也主要装备海军。美国军队受电磁炮技术的限制,专门开发了一种用来发射炮射拦截弹的大口径电磁炮。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法集成到一起,美军采用的是分布式系统。结果是,美国基于电磁炮的反导拦截系统主要由陆军负责,而且前期的测试工作也是陆军在做。
必须承认,这种全新发展的大口径电磁炮,有可取之处。
关键就是,采用固定部署的方式。
虽然机动部署有更强的生存能力,但是对于进行本土要地防空的战略防御系统来说,生存能力反而不是首先考虑的问题。说得难听点,要是连本土的防御系统都避免不了打击,离战败也不远了。更何况,战略防御系统保护的是高价值战略目标,自身遭到敌人的重点打击未必就是坏事。
固定部署的最大好处就是不再需要严格限制质量与尺寸。
美国的这种炮射拦截弹发射系统,可以按需求配置8门、16门、24门与32门,甚至更多的大口径电磁炮,从而获得不同的拦截能力。简单说,一台大型热电堆能同时让8门大口径电磁炮开火,因此配备的电磁炮数量是8的倍数。就通常情况而言,保护像哥伦比亚特区这类城市,至少都会配备24门大口径电磁炮。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按照8门一组的方式,把这些大口径电磁炮部署在袭击最有可能到来的方向,从而增强主要方向的防御作战能力。
关键还有,固定部署的大口径电磁炮拥有更理想的散热条件,电能供应也非常充沛,射速就有足够的保证。要知道,在共和国军队做的测试中,固定部署大口径电磁炮的最快射速已经超过了每分钟1000发。虽然这样的数据完全没有实战意义,但是按这个标准,美军固定部署大口径电磁炮的射速,也肯定不会太低。按照军情局推测,在每分钟40发以上,或许能达到每分钟60发。只不过,实际的战斗射速要慢的多,毕竟到底需要以多快的速度发射拦截弹,还跟观瞄系统的性能有关。如果无法高效率的发现与跟踪目标,那么把拦截弹打出去也没有用。
此外,大口径电磁炮本身的性能也会有很大幅度的提升。
说的简单一点,固定部署的大口径电磁炮对炮管的长度几乎没有限制,也就能够通过延长炮管提高炮弹的炮口初速,或者降低发射炮弹时的平均加速度,给予炮弹一个更加理想的工作环境。
其实,共和国军方早就测试过用电磁炮发射航天器,把载荷加速到每秒7.9千米的第一宇宙速度,还把平均加速度保持在1000G以内。只不过,发射轨道的长度接进4000米,根本不具备实战价值。哪怕是实际使用,意义也不大。如果把平均加速度控制在5G以内,也就是大部分人员所能承受的极限,那么发射轨道将长达650千米。很明显,别说是使用,连部署都成问题。
当然,对于采用了精密电子设备的拦截弹来说,发射时的平均加速度至关重要。
如果能够有效的降低平均加速度,就能采用很多性能更好的电子设备,从而大幅度提高拦截弹的性能。
美军采用的也就是这个套路。
按照军情局掌握的情报,美军开发的新式大口径电磁炮,更像轨道加速器,长度达到了惊人的2000英尺,也就是差不多660米。也就是因为太长,就只能固定部署。靠如此长的加速距离,能够把重达5000磅,也就是2250千克的物体加速到20马赫,还能够保持较低的平均加速度。
至于美军开发的远程拦截弹,更像是炮射高超音速导弹。
当然,就本质而言,包括高超音速炮弹在内的,所有由电磁炮发射的高超音速弹药其实都是导弹。电磁炮只是给予高超音速弹药一个足够的初速度,节省下了加速飞行需要的大量燃料,而且能让炮弹用最短的时间飞出稠密大气层,从而在进入巡航飞行阶段的时候依然有足够快的速度。就具体飞行方式来说,因为所有的高超音速弹药都配有发动机,所以在理论上都应该归入导弹行列。
不管怎样,美军的这种导弹,那可一点都不小。
为了获得足够好的性能,尤其是能在末段自主作战,需要配备先进的控制系统,以及多种导引头,还为了全程保持不低于20马赫的飞行速度,即便是在最大射程上也具有足够的机动性能。结果是,美军拦截弹重达5000磅,采用了两级推进装置,即便在抛掉初级加速发动机后,仍然有2000磅。
作为对比,共和国海军的拦截弹,就只有800千克,而且第一代拦截弹才400千克!
当然,性能肯定没的说。
按照军情局掌握的情报,美军的这种“战略级”拦截弹,拥有高达3000英里,也就是大约5000千米的有效射程,全程平均飞行速度高达30马赫,在弹道初段,也就是加速飞行阶段更是高达40马赫。为了能够保持在大气层内飞行,还配备了专门的发动机来压低弹道高度。在弹道末段,靠二级发动机提供的持续推力,能够做出超过15G的过载,从而获得极高的拦截效率。
在理论上,这种拦截弹对飞行速度为20马赫的高超音速弹药的拦截概率高达90%。
这绝对不是在吹牛,因为共和国军队研制的“战略级”拦截弹的性能更加夸张,比美军的高了一大截。
显然,只是一套配备8门大口径电磁炮的拦截系统,防御作战能力就不可低估。按照每分钟40发的射速计算,一套基本型的拦截系统每分钟能发射320发炮弹,而在一个作战阶段内,敌人投射的高超音速弹药以20马赫飞行5000千米需要的时间,大约730秒,再打个对折计算,在360秒内,能够发射1920发拦截弹,按平均90%的命中率计算,能够拦截差不多1700个目标。
关键,这是基础型,而配备32门电磁炮的增强型的拦截能力提高了4倍。
更加重要的是,如果拦截目标的速度降低到了10马赫,甚至6马赫,不但拦截时间窗口会扩大不少,拦截弹的命中率也会有大幅度提升。理论上,一套32门电磁炮的防御系统能够在一个交战周期内拦截5万枚飞行速度为6马赫的高超音速目标,哪怕是对方飞行速度为10马赫的高超音速目标,也能拦截大约3万枚。只不过,前提是美军准备了足够多的拦截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