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家村,王龙的爷爷王老爷子,是一位辈分极高的长者,他的身份在村里无人能及。
王老爷子是家中的老来得子,因此他的哥哥姐姐们,比他年长许多,有的甚至超过20岁。
这就意味着,当王老爷子出生时,他是和自己的侄子侄女们,一同玩耍成长的,这使得他在年纪上占据了无法比拟的优势。
王老爷子同龄人称呼他为“叔叔”,而王老爷子的儿子同龄的人,则要称呼他为“叔叔”,
这种独特的辈分关系,使得王老爷子在并不大的,且以姓氏命名的王家村中,拥有了独一无二的地位。
王龙的辈分同样很高,尽管他很多年不回村里了,但如果他经常回来,他在王家村的辈分也是极高的。
进到村子里,王龙这个王老爷子的大孙子,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每个人都对他们投来好奇的目光,询问王龙的来历。
当王龙说出自己是王狗剩的孙子时,众人立刻明白了他的身份。
王家村不过三百多人,住户也只有一百多家,彼此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他们对王龙,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尽管王龙此刻也分不清,与这些人的关系,但他总是笑着回应他们的称呼,一路上欢声笑语,让他感受到了一种,与四合院儿里的勾心斗角,截然不同的亲情。
那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情感,让人心生暖意。
当他们走到半山腰时,终于来到了王老爷子的家。
一进门,王龙和王倩便齐声喊道:“爷爷奶奶,我们来看你了。”
王老爷子的妻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走出家门,目光落在王龙的母亲,和那一对年轻的兄妹身上。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惊喜,她走上前,对王龙的母亲说:“你是秀娟吧?这两个孩子就是我的大孙子、大孙女了。”
她转过头,看向王龙,温柔地问:“你是王龙吗?”
王龙轻轻点头,说道:“奶奶,我是王龙。我十几年前就去当兵了,前两天刚刚退伍,便急忙回来看望您和爷爷。”
听到王龙的话,王老爷子和奶奶顿时激动起来。
他们紧紧抱住王龙,泪水夺眶而出。在村里人看来,王龙是王老爷子这一支的嫡出大孙子,他的地位可是很重的,在乡下可是继承家族得人物。
王龙多年未归,让王老爷子和奶奶无比想念。
他们从小便对这个大孙子宠爱有加,如今他的归来,让他们的心情异常兴奋。
王龙的母亲,也是眼眶湿润,热泪盈眶。
在众人稍微平复心情后,王老爷子和奶奶松开了王龙。王龙的母亲直接走到他们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声音哽咽地说:
“爸妈,儿媳不孝,自从您儿子走后,儿媳只能维持自己,和女儿的日常生活开销,没有能力回到王家村来尽孝,让您二老受苦了。”
说着,她砰地一声给王老爷子,和自己的婆婆磕了一个响头。
王龙的奶奶慌忙上前扶起王龙的母亲,温柔地说:“秀娟,你这是做什么?我们从来没有怪过你。
毕竟你在49城一个人带着倩儿,我们知道你很辛苦,很艰难。
但是你每隔几个月,都会寄来钱票和书信,让我们知道你在那里平安无事,所以我们也没有去找你。”
她的话让王龙的母亲泪如泉涌,她紧紧抱住王龙的奶奶,痛哭失声。
在场的众人,都被这份深沉的亲情所感动。
就在这时,王龙注意到门框上,露出微笑的一个年轻人,不用想,这肯定是自己的二弟王江。
王龙见众人不再说话,便招呼三轮车的司机在这里等候,告诉他可以随意转转,中午在这里吃饭,下午等他们探亲完毕,便跟着他们一起回49城。
因为王龙和三轮车的司机,谈的是包一天的车,所以司机在这里等候,中午还能吃一顿饭,这让司机十分开心。
等到众人进屋,王老爷子便开始向王龙,讲述他们现在在村子里的情况。
王老爷子说:“自从我们收到你父亲去世的消息,而后又由工厂的人把你父亲的骨灰,安葬到咱们王家村的祖坟里之后,就和你妈妈失去了联系。
如果不是每隔一段时间,你妈妈邮过来的钱和信,我们真的担心她在49城里受到委屈。”
“我们也知道她在49城里生活不容易,所以我们多次去信,让她不要再给我们寄钱票了。
但是我们了解你妈妈,她是一个刚强的性子,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要为我们尽孝。
其实,我跟你奶奶还有二叔都已经商量过了,让你妈妈再走一步这件事情,但是一直这三年来,我们都没有见到你妈妈,也没有跟你妈妈说这些事情。”
王老爷子的话,让王龙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他知道,自己的母亲为了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而爷爷奶奶,也是两位通情达理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