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发女人

一番云雨过后。

车与内散落着武冠、玉钗,还有两条铜带钩,束腰的革带是用带钩系结在一起,郭解的皂衣是用兽面铜带钩系着,卫君孺的越闺锦襦裙是用琵琶形带钩(出土于丹阳汉墓)。

卫君孺的越闺锦襦裙没了带钩,罗裳半解,依偎在郭解的怀中:“郭君何时请人去平阳公主的大第室开始介,妾身不想自媒。”

自媒是不通过媒人缔结婚姻的自媒者,被视为丑行,有着自由恋爱的意思。

西汉的自由恋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类似于私奔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为世人所不耻。

西汉的男女婚事是由父母操持,到了成亲的年岁,就会找来亲朋好友做媒人,前往对方的家中请婚。

男女不能自由恋爱的封闭中,却又有很开放的一面。

女子看上了某个男子,父母也会找人去男子家中请婚。

媒人上门提亲称作介。

《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抚养皇曾孙的张贺听说许广汉有女名广便为皇曾孙求其女,许广汉同意了,其夫人却大为不满,广顾夫人的反对,重令‘为介’,遂与曾孙。

为介是一种正式又郑重的提亲。

即便男女双方的父母是十分熟悉的好友,私下也定了儿女的亲事,为了体现正式和郑重,也要举行介。

卫君孺不是寻常的婢女,她是平阳公主身边的私属(亲信),地位不下于家丞(管家),前往大第室为介的人,秩俸不能低于两千石,也就是郡太守或者诸侯国的国相。

郭解了然,两千石相当于高官高官,才能有资格去一位公主的大第室提亲。

他不认识郡太守,在官场认识的人,却有三人合适。

赵禹、张汤是首都的一二把手,桑侍中是天子身边的秘书,还是贴身大秘,前往平阳公主的大第室提亲也够资格。

“小事一桩。”

郭解的手掌不老实,伸进卫君孺的细葛中衣(内衣),不停的游走:“为夫明天就去赵公的令舍,请赵公和张公,再叫上桑侍中,一起去平阳公主的大第室介。”

“郭君.”

卫君孺轻咬樱唇,被郭解折腾的身子发软,主动扑了过去,把郭解压在了下面

桑林惊起一阵阵的野鹜,不停有野鹜‘呱呱’乱叫着四处飞走,被桑林中响彻的声音惊走。

几旦(5:15~6:00),一辆战车回到横门,从宽阔的东门洞进入华阳街,中门洞空无一人,西门洞的步行庶民、坐车豪强,正在离开横门前往乡里。

长安十二座城门,连接三股的道路,遵循左西出,右东入的交通规则。

古代以左为尊,与现代的左西右东不同,通常是左东右西,所以江东叫做江左。

西汉以右为尊,反而与现代有着相同的左西右东,河西郡(陕西境内)是因为位于黄河左侧的西面,对面是河东郡(山西境内),位于黄河右侧的东面。

河西四郡,即河西走廊(甘肃),也是因为在黄河以左的西侧得以命名。

河西郡和河西四郡听着相似,其实相隔很远,河西四郡在‘几’字黄河的左河道,河西郡在‘几’字黄河的右河道。

郭解坐在战车的车与内,从后面看着正在御车的卫君孺,瞧着她玲珑曼妙的身段,堪称是完美无瑕的婀娜曲线,还在回味昨晚被压在下面的一幕。

不得不说,一种奇妙的享受。

他只需要躺着,不需要耗费体力,就能享受到一米八大长腿带来的美妙滋味。

“郭君到了。”

战车停在长安官寺的汉阙门口,郭解和卫君孺依依不舍的告别,直接战车消失在明沟旁道的尽头,瞧不见卫君孺的身影。

郭解扶正武冠,摆正带钩,整理好冠带,顺着廊庑走向官寺后面的令舍,一直走到閤门。

闺閤是令舍的小门。

铃下瞧见走来的人是郭解,直接把他引进去:“郭君来的刚好,桑侍中正在客室内饮酒,据说是又来找赵公讨要长安官寺的物什。”

郭解一脸的诧异。

他从叔齐里罚没的钱帛,已经被桑弘羊带回林苑,怎会又来讨要物什。

“一半,本官只要劳监一半的驰刑士。”

“你真敢开口,长安修葺邮亭道桥,还有闤墙旗亭,全都需要大量的役夫,劳监的驰刑士直接索要一半,本吏如何治理长安?”

“本官也是无奈,修筑林苑,不仅缺钱,也很缺乏役夫。”

郭解走到客室的门口,知晓桑弘羊过来的原因,不仅盯上了长安官寺的积库,还看上了劳监的驰刑士。

“郭解?”

桑弘羊瞧见门口的郭解,还没等他行礼,一脸喜色的说道:“你来的正好,本官今日前往长安官寺,也有一事告诉你,罚没豪强的家资,把乡里的罪民送到林苑,每一千人换五百亩田。”

两名刑徒换一亩上等美田。

这桩买卖简直是一本万利。

就当是废物利用。

西汉不是后世,白白养着罪犯,只要犯法成为刑徒,往死里用。

郭解拊掌一笑:“桑侍中放心,小吏不会放过任何一名刑徒,秉公执法,抓捕所有触犯汉律的豪强。”

底层人出身的郭解,带着一帮子骑奴、游侠儿等底层庶民。

从始至终只针对上层阶级的有钱人豪强。

里民为了一些蝇头小利甘愿给有钱人当走狗,欺压底层的庶民,就怪不得郭解把走狗一起抓走。

赵禹听到郭解只去抓捕豪强,不会因为刑徒换来田地的获利,刁难更容易抓捕的平帻庶民,一脸的满意。

只有扫平了食利阶层的豪强,把侵占的田地重新分给平帻庶民,大汉的国祚方能稳固。

张汤听到一句秉公执法,肃着的一张脸,难得露出一丝笑意。

“桑侍中,赵公,张公。”

郭解作揖道:“小吏有个不情之请,昨晚小吏和卫君孺私定终生,希望三位上吏能够帮着小吏做媒,前往平阳公主的大第室为介。”

卫君孺???

!!!

桑弘羊、赵禹、张汤听到卫君孺的名字,全是一脸的愕然,被郭解的这句话惊到了。

“你”

桑弘羊不停的上下打量郭解,似是第一天认识他:“卫君孺可是大第室第一美婢,不知多少公卿列侯的子嗣眼馋卫君孺的美貌,姿容不下于皇后,更是引得刘氏诸侯带着千金前往大第室,买走卫君孺,谁曾想竟是被你给俘获了芳心。”

赵禹忍不住感叹道:“好在卫君孺是长公主身边的女婢,又是私属,换作其他的公主,也只有大长公主能够保住卫君孺,否则,早就做了诸侯的君夫人(王妃)。”平阳公主是长公主,整个长安除了大长公主馆陶公主以外,不会在意任何人的脸色。

桑弘羊、赵禹、张汤三人不同,秩俸最高不过千石,远远不如两千石的郡太守。

在公卿列侯和刘姓诸侯王面前,别说是桑弘羊三人,就算是郡太守都要小心做人,不敢得罪大汉真正的权贵。

“本吏应允了。”

张汤的秩俸最低,却又是第一个站出来,不畏强权:“这事自有本吏给你挡着,公卿列侯和刘姓诸侯王倘若有任何的不满,可以来找本吏。”

他一个上吏再次给下属背锅。

郭解心中感慨,两辈子做官,只在官场碰到一个给下属背锅的领导,张汤这种领导实属罕见,也是所有下属最梦寐以求的领导。

不贪下属的功劳,有功必赏,甚至帮着下属背锅。

“善。”

“然也。”

桑弘羊、赵禹先后颔首,整个长安唯有一位天子近臣和两名酷吏,丝毫不怕得罪了大汉顶尖的权贵。

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一看!

张汤沉吟道:“桑侍中已经首肯,不如由你前往平阳公主的大第室,买走卫君孺的隶妾券书,再转交给郭解,就说赏赐给了下吏。”

隶妾券书是卖身契,卫青、卫广、卫君孺、卫子夫全是奴籍。

郭解迎娶卫君孺,首先帮她赎身,涉及到平阳公主,赎身不是钱不钱的事。

天子的姐姐怎会缺钱。

平阳公主需要的是人情,刘姓诸侯王赎不走私属,倒是桑弘羊有这个面子。

桑弘羊略微沉吟,明白张汤的意思,挡住公卿列侯和刘姓诸侯王的不满,他把卫君孺赏给了郭解,没人在意一个下吏,只会把怨气撒在桑弘羊身上。

“本吏今日就去一趟平阳公主的大第室。”

桑弘羊难得说心声:“寻常的小吏,不值得本官承受这么多权贵的怨愤,郭解不同啊,本官已经有些离不开他。”

赵禹、张汤认同的点了点头。

郭解心中一喜,看来他的为官之道已经初见成效,不去围在领导旁边各种巴结,而是做一个领导离不开的下属,一个能给领导带来利益的下属。

“小吏想要告假几日。”

郭解作揖道:“为介耗费的时间不短,小吏正好趁着这几日,前往河左,找到夫人义妁挑明卫君孺的事。”

汉律规定:吏及宦官者、中从骑,岁予告六十日。吏官去家二千里以上者,二岁一归,予告八十日。

意思是,官吏一年允许请假六十天,距离家乡两千里以上的官员,可以请假八十天。

金城闾里距离长安不过三天的路程,郭解想要告假十天,多陪义妁几天,也敲定修筑烽燧的地点。

“无需告假。”

赵禹喜怒无常,怒的时候手段残忍,喜的时候格外恩遇,对于郭解明显是喜:“你是郡邸长,巡行郡邸本就是你的视事,西北边郡的陇西郡在长安也有郡邸,你去郡邸找来一封邸报,代替陇西郡的郡邸把邸报送到陇西郡,想必郡邸的官吏不会驳了那你的面子。”

邸报又称邸抄、朝报,郡邸(驻京办)的一项重要案牍公务,抄写朝廷下达的政令,以及各种情报及时送到各郡的官寺,邸报最早出现在西汉初期。

郭解哑然失笑,没想到领导的领导主动帮他钻空子。

借着送邸报的公务,不用告假,待在金城闾里一年都没问题。

郭解看了一眼张汤,瞧见他肃着一脸,没有说出任何反驳的言辞。

也是。

钻空子没有违背汉律。

张汤不会在意。

“多谢赵公。”

郭解请来桑弘羊为介,暗自松了一口气,作了作揖,离开长吏的令舍,准备带人前往河左的金城闾里。

大河穿过金城的河谷地,河左是西侧,属于匈奴人的草场,金城闾里在河右的东侧,借着宽阔的大河阻挡匈奴人铁蹄。

不过,郭解每次提到金城闾里,依旧坚称是河左,不说河右。

使得长安官吏认为郭解在匈奴人草场建立了汉人闾里。

“姊婿。”

义纵急匆匆走进郡邸长官寺,神色大喜:“不愧是弁虎的豪侠,竟然折服了大第室第一美婢卫君孺,小吏着实钦佩。”

郡邸长官寺的门口,汉阙旁边停着十余辆衣车,上百名细君已经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准备傅籍在金城闾里。

郭解这一趟带着上百名细君回去,准备给兄弟们发女人,彻底在金城闾里落根。

“额”

郭解瞧见一脸喜色的义纵,愕然道:“我又迎娶了一位夫人,难道妻弟不怨恨?”

怨恨?

义纵困惑了,听不懂郭解说的话。

他诧异道:“女子生产很危险,即便是天子的夫人美人(妃嫔)生孩子,依旧不能确保活下来,经常死于难产,姊婿又娶了一位夫人,家姐也能少生几次,不必再担心死于难产。”

郭解恍然。

他固定思维了。

古代生产和现代不同,现代有各种先进的医疗保障,想死都难,古代女人生产却是一个生死难关。

古代孩子的成活率又不高,皇子没能成年的都很多,更别说平帻庶民的孩子。

古代女人为了保证有子嗣活到成年,又不得不多生孩子,每生产一次,就会多一次死亡的可能。

正室夫人甚至会亲自帮着夫君挑选偏妻,生儿子,反正生出来的儿子只会喊正室夫人一句母,偏妻被称为叚(jia)母,即姨娘的意思。

义纵反倒是松了一口气:“家姐怀孕几个月了,始终不见姊婿迎娶偏妻,这段时间急的我坐立难安,都快忍不住用食俸买来细君送给姊婿,好在姊婿准备迎娶卫君孺,我心中稍安。”

郭解心中大定,满面笑容,大手用力一挥。

“出发,前往金城闾里,给兄弟们发女人!”

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