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随着夕阳落下,基督教的平安夜即将到来。只不过,这注定将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
下午2点,登陆之前的火力准备就开始了。
按照共和国军队的传统,前期的火力准备十分猛烈,只是第一阶段的远程炮火打击就持续了3个小时,到下午5点的时候才结束。紧接着,又是高强度空中打击,而且一直持续到登陆行动开始。等到陆战队的官兵搭乘冲锋艇、两栖战车与直升机冲上海滩的时候,根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登陆的海滩被高超音速炮弹与炸弹“耕犁”两遍,从地表到地下20米的人造物体全都被摧毁。不要说没人能够从如此强度的打击当中幸存下来,哪怕有,也会丧失抵抗的勇气。
至于接下来的战斗,根本就没有悬念。
要说的话,选择在夜间登陆本身就足够的出人意料。因为登陆作战行动非常的复杂,需要众多军兵种协同作战,进攻方还方处在非常不理的位置,所以就通常而言,大规模登陆作战行动都在白天进行。没有有力的组织协调,在夜间发起登陆作战,哪怕没遭到抵抗,也有可能会自乱阵脚。
当然,以共和国军队的作战能力,加上充足的前期准备,在什么时候登陆中途岛其实都一样。
在同一时间进行的,还有针对檀香山,准确说是东部岛屿的打击行动。
这次的主力是在12月下旬增派给2支驱逐舰编队的火力支援舰。
4艘火力支援舰从所在海域的18点30分开始向东部的岛屿开火,在接下来的6个小时之内,总共投掷了接进80000枚高超音速炮弹,将包括檀香山在内的所有城镇,以及还在运行的军事基地都覆盖了一遍。接下来,4艘火力支援舰把开火速度降低了1半,开始打击几座岛屿上面的民用基础设施。
就此阵仗,共和国军队不是去攻打中途岛,而是在用攻打中途岛为进攻群岛东部岛屿打掩护。
关键就是,用来攻打中途岛的地面部队并不多。在当天晚上,登陆中途岛的陆战队总共就只有一个合成营。更何况,登陆舰队也没前往中途岛,参与登陆作战行动的只有10多艘大型舰艇。至于掩护登陆舰队的第211编队与第212编队更是在3天之前就消失了,一直都没有参与打击中途岛的行动。在登陆行动开始之后,这2支驱逐舰编队都没有出现,感情根本不在中途岛附近。
此外,部署在威克岛附近的“远征一号”基地同样没有参与攻打中途岛的行动,而且从3天之前开始,“远征一号”就没再发出信号,一直都是由部署在威克岛上的部队在跟前线进行通信联络,比如说为巡逻机分派任务。事实上,在过去3天里面出动的巡逻机,也全都是来自威克岛。哪怕“远征一号”的机动性能无法跟战舰比,在分解之后,也能够在3天之内航行大约2000海里。只要共和国海军愿意,完全可以让“远征一号”前进部署到中途岛附近,然后出动航空兵支持攻打檀香山的作战行动。更何况,火力支援舰在“远征一号”的支持下能够获得更高的作战效率。把距离缩短到2000千米以内,甚至可以用普通的高超音速炮弹打击檀香山。
换句话说,共和国海军能够抽调出足够多的兵力前去攻打檀香山。
从时间上推算,如果共和国军队能迅速拿下中途岛,就能在2天,最多3天后发起攻打檀香山的作战行动。
美军能在3天之后挫败共和国军队的进攻行动?
当然,首先得看美军能否在中途岛上扭转局面。先不说反败为胜,关键是能不能多坚持几天。
正是如此,在当天晚上,登陆部队就遭到了美军的顽强抵抗。
在控制了滩头阵地,开始向内陆推进之后,登陆部队就遇到麻烦。美军借助提前建好的地下坑道体系,重创了陆战队的先头部队,甚至发动了一次小规模的反击行动。要不是由两栖攻击舰出动的无人攻击机一直就在战场上空徘徊,而且在第一时间杀到,陆战队恐怕会被赶回滩头阵地。
其实,从这一点看,美军放弃滩头阵地也算是明智之举。
虽然中途岛是一座陆地面积不到5平方千米的小岛,而且大部分陆地是最近20年,美军填海造陆的成果,但是要完全覆盖整座岛屿,而且得确保摧毁全部地下工事,其实是一件非常不现实的事情,根本办不到。道理很简单,哪怕是高超音速炮弹,打击地下防御工事的能力都不是很突出。比如说,400千克级高超音速炮弹在穿透20米厚的土层之后,对用钢筋混凝土加固,而且安装了装甲防爆门的地下掩体,摧毁半径不会超过25米,通常能够达到20米就不错了。换句话来说,1枚400千克级高超音速炮弹对地下掩体的绝对摧毁范围只有2000平方米。虽然在理论上只需要几千发炮弹就能覆盖中途岛,但是在实战当中还需要面对不同的地下掩体。比如说,部分工事的掩埋深度超过了40米,少数重要设施的掩埋深度甚至有可能到达100米。要完全覆盖整座岛屿,要使用差不多3万发炮弹,而且打击的效果未必就很理想。这就是,在进行了全覆盖打击之后,中途岛就将失去利用价值。到时候整座岛屿都会被厚度超过10米,甚至是达到20米的尘土与弹片覆盖。不要说在这上面修建军事设施,即便是立足都很困难。
要说的话,这种情况之前出现过,也给了共和国军队足够巨大的教训。
在印度洋战争期间,为了消除来自后方的威胁,第五十一战斗群在向东挺进之前就对迪戈加西亚实施了全覆盖打击。结果是,等战争结束,共和国军队登陆之后,才发现这座岛屿根本就没办法立足。猛烈的炮击,直接废掉了整座岛屿,在面积有限的陆地上,覆盖了一层厚度超过10米的尘土。也正是如此,在占领了迪戈加西亚之后,共和国军队并没在此部署作战部队。即便在全面战争爆发之后,也就派了一支连级规模的警卫部队过去,守卫部署在潟湖里的远程警戒平台。事实上,要不要派兵守卫迪戈加西亚都一样,因为就算重新落到了美军手里,美军也没法利用这座岛屿。
中途岛的情况与迪戈加西亚相似,完全靠火力摧毁,在消灭了岛上的美军之后,也没办法在岛上部署军队,更不可能把中途岛打造成进军檀香山的跳板。很明显,这等于是违背了进攻中途岛的初衷。如果只是为了消灭岛上的美军,或者是不让美军利用这座岛屿,根本就不需要大张旗鼓的组织发动登陆作战。更重要的是,为了顺利拿下檀香山,肯定得夺取一座前进基地。如果不是中途岛,那就肯定是东边某座岛屿。很明显,攻打其他岛屿的难度不会比占领中途岛更小。
正是如此,在前期的炮火准备中,也就主要打击登陆海滩的美军工事,并没有扩大打击范围。
此外,遭到美军的顽强抵抗,也在之前的预料之中。
在25日凌晨,陆战队再次发动进攻,而且靠高精度的火力打击成功的压制住了美军的反击行动。
只是,美军打得非常的顽强,没有被击溃。
石继勇是在下半夜来到指挥中心,顶替值小夜班的作战参谋。
其实,早在几天前,也就是确定作战方案之后,石继勇就向方熠然提出了申请,希望参与针对美国本土的战略打击行动。只可惜,方熠然没有答应,反而要石继勇负责协调各个方向的作战行动。石继勇也很无奈,毕竟是司令官的命令,别说石继勇是司令部参谋,哪怕是作战部队的指挥官也要服从。
当然,所谓的协调,其实就是负责处理那些AI程序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说,石继勇在接班后处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陆战队请求舰队提高火力响应速度,也就是要按照陆战队的方式打,舰队表示办不到,理由是提供火力支援的大型战舰在几百千米,甚至是几千千米之外,火力响应速度根本快不了。只不过,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舰队指挥官更加希望按照舰队的套路打,也就是借助攻打中途岛来引诱美国舰队参战,从而获得决战的机会,一举夺得绝对制海权。石继勇提出的解决办法是,让随同登陆舰队活动的几艘057CG专门为陆战队提供火力支援。因为距离登陆场不到200千米,所以这几艘驱逐舰能够把火力响应时间控制在60秒以内。
还有很多这方面的问题,都需要由参谋来解决。
只是,石继勇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
按照作战部署,海军的7艘电磁炮潜艇将在25日天亮之前,用高超音速炮弹对美国本土发动第二次战略打击。
关键还有,此次打击的目标在美国中东部地区与东海岸地区,而且首要目的是彻底摧毁哥伦比亚特区。这也意味着,得把电磁炮潜艇部署到距离美国本土西海岸足够近的地方,而且在开火后很容易暴露。也正是如此,石继勇才申请去执行打击任务,让参与第一次打击任务的经验能够发挥作用。
只是,石继勇的经验到底有多大价值,还真不好说。
按照由总参谋部策划的作战方案,打击行动分两个阶段进行,而且电磁炮潜艇开火的海域距离美国本土超过2000千米。最重要的是,海军安排了20多艘攻击核潜艇为电磁炮潜艇提供掩护。在电磁炮潜艇开火前,有8艘攻击核潜艇使用携带的高超音速导弹,对美国西海岸地区的重要军事目标发起打击,以此分散美军的反潜力量。等到电磁炮潜艇开火,还会由至少10多艘攻击核潜艇负责制造出足够大的噪声,引开附近的美军潜艇,以及对美军反潜行动产生干扰。即便在最后,都有7艘攻击核潜艇留下来掩护电磁炮潜艇,负责对付有可能快速杀到的美军攻击核潜艇。
总而言之,总参谋部与海军做了充足准备,确保能完成打击任务,至少都需要摧毁哥伦比亚特区。
更加重要的是,这是典型的总体作战行动,个人经验没多少用武之地。
当然,石继勇也明白其中的道理,知道就算去了前方也是看热闹,也才安心接受了方熠然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