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天亮的时候,才收到前方发回来的消息。
执行诱敌任务的攻击核潜艇已经按照计划,向美国西海岸地区的军事基地发起攻击,使用的高超音速导弹采用了高超音速炮弹的飞行弹道,在垂直上升到40千米的高空之后,再转向飞往目标。
显然,这些攻击核潜艇就是在模仿电磁炮潜艇,吸引美军的反潜兵力。
按照计划,在发射导弹之后,攻击核潜艇就将全速撤退。在到达安全海域之后,再汇报情况。也正是如此,最快都要等到10多个小时之后才能够收到确切消息,即有没有遭到美军反潜巡逻机攻击。
仅仅过了半个小时,就收到了第二条消息。
不是来自前方,而是来自不远处的“千里眼”号雷达警戒舰。
这不是通常所说的“雷达哨舰”,而是一艘执行战略预警任务的战舰,搭载的远程警戒雷达。
此外,“千里眼”号也是共和国唯一的雷达警戒舰。舰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准确说是在2047年之前,虽然海军多次提出建造执行战略预警任务的海上平台,弥补地基预警雷达的不足,尤其是堵住朝向西南太平洋的漏洞,但是共和国高层一直不为所动,其中既有战略方面的考量,也跟海上战略预警平台存在的性能缺陷有关。就后者来说,最为显著的问题,也就是日常的维护与保养非常麻烦,以及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会对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更何况,战略预警平台部署在后方,也就不存在需要通过海上平台来增强机动性能的要求,因此就算要填补漏洞,也可以把雷达部署在靠近本土的岛屿上。
其实,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在没有世界大战威胁的情况下,战略预警雷达的价值并不突出。军用卫星系统同样能够发挥战略预警的作用,而且拥有更高的效率,在效费比方面也更加出色。更重要的是,针对军用卫星的打击,等同于战略袭击,而遭到打击的一方肯定会立即发动战略反击。
正是如此,不仅仅是共和国,还有美国与欧陆联邦,乃至俄罗斯,都是以战略预警卫星为主,逐渐放弃了战略预警雷达,或者让预警雷达成为辅助探测手段,没有继续在预警雷达上面投资。
到2047年的时候,也就只有共和国、美国与俄罗斯保留了几部战略预警雷达,而且全都是投入使用20年左右的老式雷达。哪怕在部署期间进行过必要的维护改造,性能也早已落后。比如说,共和国部署在东北、西北与东南的3部战略预警雷达都在2030年之前投入使用,只在2035年进行过一次现代化的升级改造,也只更换数据处理设备。这3部雷达在理论上都能探测到5000千米之外的目标,为本土提供至少15分钟的战略预警时间,但是雷达的虚警率非常高,经常把坠入大气层的物体当成来袭导弹。结果是,在2041年,共和国就没再使用这3部雷达。只不过,也没有将其拆除,而且为了达到战略欺骗的目的,还保留了相关部队的编制。
当然,美国与俄罗斯的情况也差不多,保留下来的几部战略预警雷达,基本都处于废置状态。
这种情况也就持续到了2047年。
爆发世界大战的风险大幅度增加,甚至是变得不可避免,建立一套独立运作的,还不会被敌人轻易摧毁的战略预警系统,成了非常迫切的需求。也正是如此,海军的雷达警戒舰再次被提了出来,而且受到了高度重视。道理很简单,战舰的生存能力肯定更强,更有希望避开敌人的首轮战略突击。至于原先存在的那些问题,比如强电次辐射,可以通过加强防护屏蔽来解决,实在不行还可以搞无人化。维护保养就更好说了,采用模块化设计,直接更换出了故障的部分,就能大幅度降低保障负担。关键是,海上平台的优势,尤其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机动部署,在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变得更加重要。尤其是面向海洋作战,雷达警戒舰甚至能够用来执行战术任务。
只是,设计一种高性能的雷达警戒舰,并不是那么容易。
主要就是,要把一部高性能远程预警雷达,以及所有子系统,配套的设备设施,全都集成到一起,肯定要面对电磁兼容。系统整合等等设计上的拦路虎。更重要的是,共和国海军没有设计与建造此类战舰的经验,基本上一切都是从头开始,也就要花费大量时间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哪怕设计单位全力以赴,也足足花了1年时间,在2048年的10月底才完成了雷达警戒舰的设计工作。虽然立即就动工建造,而且承建的华南造船厂也马力全开,但是到大战爆发的时候只完成了船体的建造工作,包括雷达在内的电子设备是在战争爆发之后组装,在12月初交付。
也就是说,在完成了基本的测试工作之后,海军就把“千里眼”号编入了战斗序列。
其实,“千里眼”号在部署到前线之后依然在进行验收测试,在之前的几天里,还出过几次故障。只不过,造船厂派来的工程师已经解决了发现的问题,还提前几天完成了雷达的调试工作。
拥有雷达警戒舰的最大好处,就是在没有预警卫星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获取几千千米之外的情况。虽然提供的只是二维坐标,也就是只能获得目标的方位与距离信息,无法获得目标的高度信息,而且偏差非常大,在探测距离超过5000千米的时候,距离误差能达到数十千米。但是能掌握目标的大致方向与距离,获得超过15分钟的战略预警时间,具有十分重达的价值。
只是,“千里眼”号现在的任务不是进行战略预警,而是探测与跟踪由潜射弹道导弹潜艇发射的高超音速炮弹。
关键还有,“千里眼”号的探测距离远远超过5000千米。
宣称5000千米的探测距离,也只是习惯使然,或者这是军方提出的,必须达到的最低性能指标。为了达到军方提出的性能,在设计的时候就下了功夫,而且采用的办法也非常的简单粗暴。
提高发射功率。
“千里眼”号配备的超长波雷达,瞬时发射功率达到了10太瓦,而持续工作时的发射功率都高达1000兆瓦。这2个指标比过去的战略预警雷达提高了2个数量级,而且为了让雷达正常运行,“千里眼”号不但配备了2座2000兆瓦级热电堆,还装了2000吨专门为雷达供电的魔方电池。
在军方的验收测试当中,“千里眼”号针对高超音速目标的探测距离超过8000千米,对部分在大气层顶端飞行的大尺寸目标,比如战略级别的高超音速导弹,探测距离甚至能够达到10000千米。
只是,过于巨大的发射功率,让“千里眼”号非常的不“友好”。
简单的说,在雷达启动之后,附近战舰的电子设备就会受到干扰,离得近一点就没办法正常工作。
正是如此,在设计“千里眼”号的时候就没有考虑靠前部署。如果是留在后方,那么有再严重的干扰都无所谓。结果是,在“千里眼”号靠前部署之后,护航战舰都只能老老实实呆在20千米之外,在雷达启动之后,还要把距离扩大到30千米以上,简单说就是躲到视野范围之外。
所幸的是,雷达警戒舰肯定是部署在舰队内部,得到了重重保护,不容易遭到打击。
让“千里眼”号靠前部署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获取电磁炮潜艇的作战行动,确保能及时掌握战场情况。
关键就是,电磁炮潜艇在开火之后必须躲避美军的反潜平台,也就不会立即使用通信浮标向后方汇报情况。更重要的是,需要后方的作战部队提供配合,包括通过加大对夏威夷群岛东部岛屿的打击力度来分散美军的作战能力,如果有必要,甚至要出动战略轰炸机打击美国本土西海岸地区。如果耽搁几个小时才获得电磁炮潜艇发起打击的消息,后方的作战部队就没办法有效配合。
当然,“千里眼”号也确实发挥了应有的价值。
虽然相聚数千千米,但是7艘电磁炮潜艇在开火后,“千里眼”号立即就发现了那些垂直射入高空的高超音速炮弹。其实在此前,“千里眼”号还发现了由几艘攻击核潜艇发射的高超音速导弹。只不过,收到了攻击核潜艇发来的战报,也就不需要由“千里眼”号提供相关的消息。
按照“千里眼”号探测到的情况,7艘电磁炮潜艇都在预定海域开火,而且持续射击时间均超过30分钟。虽然暂时还没法知道美军是否出动了反潜巡逻机,以及有没有对电磁炮潜艇构成威胁,但是就基本情况来说,第一轮打击已经完成。由电磁炮潜艇投射的高超音速炮弹,将在2分钟之内被部署在美国本土西海岸地区的战略预警雷达发现,并且在5分钟之内进入美军炮射拦截系统的交战范围。如果美军认定这些炮弹是飞往哥伦比亚特区,那就肯定会在8分钟之内开火拦截。要不然,这些炮弹也会在大约12分钟之后击中美国中东部的某座城市。
显然,7艘电磁炮潜艇还在开火的时候,美军就已经开始防御作战,或者是几座城市遭受了灭顶之灾。
可惜的是,“千里眼”号的探测距离无法覆盖美国本土。
其实,也就等了几分钟,准确说是在“千里眼”号探测到电磁炮潜艇发射的高超音速炮弹之后几分钟,后方就发来最新消息。美军的炮射拦截系统已经开火,正在全力拦截由电磁炮潜艇发射的高超音速炮弹。
显然,美军做出了错误判断,认定那些炮弹的射程超过了4000千米,能在保持20马赫速度的前提下打击哥伦比亚特区,因此得抓紧时间开火拦截,不能等到高超音速炮弹逼近之后再开火。
至于拦截的命中率,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
关键就是,能不能耗光美军的拦截弹,从而确保第二轮打击能够摧毁哥伦比亚特区。
要说的话,石继勇是瞎操心,因为有没有达到目的,7艘电磁炮潜艇都会按照计划,在第一轮射击结束后等待15分钟,然后发起第二轮打击。石继勇能够做的,也就是确保按计划发起与完成协同作战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