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敌众我寡?刘封虎威震南阳(6k)

丹水城外。

五座营寨,依险而设。

居高临下,隔水为营。

第一营由校尉寇安国、都尉芈突通、北史那,率千人守卫。

第二营由校尉李辅、邓贤,率千人守卫。

第三营由校尉刘庆之、刘长恭,率千人守卫。

第四营由校尉刘文泰、刘显达,率千人守卫。

第五营由将军王平、校尉刘道济,率千人守卫。

丹水城内,由刘封亲率校尉田七、白寿、梅敷,都尉田忠、韩重、舒何力、屈仙芝等将校,率三千人守卫。

第一营外。

张郃、郭淮、杨秋引万人抵达。

探得前方有汉军依山险立寨,张郃不由心惊:“汉军的反应竟如此快,连丹水城都夺了?”

自关中而来。

张郃倍道而行,就是为了能早日抵达南乡城跟夏侯尚和徐晃合兵。

不曾想大军还未抵达南乡城,南乡城上游的丹水城就已经先丢了。

征羌护军郭淮仔细询问了探子后,面色也变得凝重:“丹水城的守将极为谨慎,居高临下,探子难以深入,目前已知前方山头有两座营寨为掎角之势,彼此距离不到五里。

山头旌旗极少,应是怕我方探子探清虚实,故意为之。据图所示,此地到丹水城,沿水山头甚多,也可能不止两座营寨。”

听得郭淮的分析,冠军将军杨秋颇为不屑:“刘封在新城的军力不过万余,如今又分兵来丹水城,丹水守将所用之兵不会超过五千。

既要守城,又要分兵于山险立寨,每寨守兵定然不多;不敢多立旌旗,不过是心虚罢了,我料这两个山头的驻兵不会超过千人。

可选精卒,并攻一营。彼若不救,我必克矣;彼若相救,伏兵击之。”

虽然杨秋说得在理,但郭淮心中的担忧并未消失:“我军远来粮少不宜久战;刘封不仅能在南乡城外压制夏侯将军和徐将军,还有余力分兵夺取丹水城,其麾下必定多有骁勇之士为爪牙。

若不能胜而令士气受挫,想再突进就更难了,我以为,不如立寨蓄势,等曹征西到了,再并力相攻,方可万无一失。”

杨秋大笑:“郭护军,你太胆怯了。我军数倍于敌,又岂会不胜?倘若等曹征西来了才出兵,还要我等先锋作甚?

左将军,某愿亲率两千精卒去破汉贼营寨,如不胜,请斩某头!”

郭淮没有继续跟杨秋争执,而是看向张郃。

杨秋只是副将,杨秋是否反对郭淮不在意;张郃才是先锋主将,张郃的决定才是最重要的。

张郃低头沉思。

如不拔寨,直接去打丹水城,后军辎重就会受到侵扰。

如去攻寨,又容易被拖成久战,对于远来粮少的张郃而言,这是极为不利的。

人的名,树的影。

刘封不是马谡这等没上过战场的。

正如郭淮所言:刘封不仅能在南乡城外压制夏侯将军和徐将军,还有余力分兵夺取丹水城,其麾下必多骁勇之士。

最重要的是:张郃来之前并不知道丹水城已经丢了,故而选择轻装倍道。目前随军所带的粮草也就十日度用,十日内不能破丹水城,张郃就只能退兵去等曹真的后军。

郭淮所言“远来粮少,不宜久战”,也是这个原因。

事实上,这也是刘封在丹水城外立五寨的原因。

一个字:拖。

张郃不攻寨,就到不了丹水城。

张郃若攻寨,就会被消磨士气,继而拖延张郃抵达丹水城的时间。

思考良久。

张郃有了决定,下令道:“我等为先锋,倘若遇寨而怯,征西将军或会以为我等不尽心。就依杨将军言,挑选精卒,并力攻寨;再暗伏一军,以作策应。”

杨秋大笑:“左将军英明!就由某来攻寨,郭护军去设伏,左将军留守大营,只要郭护军能挡住贼子援兵,某定可一战破贼!”

说完。

杨秋还挑衅似的看向郭淮。

意思不言而喻:胆怯之辈,别拖我后腿!

郭淮呼吸平稳,没有理会杨秋的挑衅,再次看向了张郃。

那一副“老子懒得理睬你个棒槌玩意儿”的神态,看得杨秋一阵火大。

郭淮出身门阀士族,曾祖父光禄大夫,祖父大司农,父亲雁门太守,郭淮自身又被举孝廉,妥妥的一个豪门子弟。

而杨秋,关中军阀之一,曾跟着马超韩遂起兵反曹操,兵败后投降曹操,虽然官爵都比郭淮高,但在郭淮眼中杨秋依旧只是个不入流的货色。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别看郭淮现在只是个征羌护军,史载上的成就是迁官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封阳曲侯,死后追赠大将军,谥号为贞。

郭淮的上限是杨秋永远无法企及的。

京都的豪门子弟看不起关中的地头蛇也是很正常的。

张郃不欲两人相争,遂采纳了杨秋的请命:“既如此,就由杨将军引精卒攻寨,郭护军,你引一军前往汉贼两寨之间埋伏,断其联系,我也会从旁策应。”

比起徐晃的长驱直入、张辽的八百破阵、乐进的陷阵先登,张郃的用兵风格偏向于用谋和驱将。

除非不得已,张郃是不会亲自上阵的。

张郃能熬死汉末三国一堆名将,靠的就是一个字:稳。

若非被司马懿强行要求去追诸葛亮,以张郃的稳字心态,再活个十余年跟程昱一样寿八十都不成问题。

杨秋要抢着去攻寨,张郃自然是乐得如此。

从内心上讲。

这次来南乡城,张郃是不情愿的。

魏军自关中到南乡,路途遥远。

远道而援,利在急战。

一旦汉军固守要塞,长久对峙,魏军就会因物资匮乏而无功而返。

毕竟。

大军南征和大军驰援,是有本质不同的。

大军南征,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物资。

大军驰援,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物资。

倘若南乡的是个如孟达一般的,张郃也能来个克日斩孟达。

然而南乡的是威名日盛的刘封,不仅在荆州力挽狂澜的将孙权及其麾下诸将揍得鼻青脸肿,还在南乡将夏侯尚和徐晃压得抬不起头。

夏侯尚且不提。

徐晃是谁?

长驱直入破四冢解了樊城之围,关羽都一度避其锋锐,曹操甚至都在一篇令中夸徐晃“以将军之功,胜过孙武、田穰苴。”

结果。

徐晃在南乡城硬是在刘封手上讨不到便宜!

虽然有徐晃年迈的原因在,但也不能因此而小觑刘封的本事。

跟这样的对手对阵,张郃是不愿亲身涉险的。

在安营扎寨后。

张郃又派人去后方给曹真送信。

信中具言了丹水城已被刘封攻陷,刘封在丹水城外又依山险立寨,急切难进。

若单轮军职,张郃是优于曹真的。

不过军中的地位是以职务含权量来界定的。

曹真虽然只是征西将军,但假黄钺,可节制张郃。

张郃也是个识趣的。

亦或者说,张郃巴不得被曹真节制。

赢了,混点小功劳,累积军功升迁。

输了,责任不在张郃,在曹真。

只要对曹真保持“谦逊”,事事给曹真禀报就不会被追责。

郭淮的分析张郃其实也是认同的。

就如徐晃破四冢前,也是等到殷署、朱盖十二营到了后有足够的把握才进兵的。

然而。

正如张郃那句“我等为先锋,倘若遇寨而怯,征西将军或会以为我等不尽心”一般,很多时候行军作战的决策不取决于这个决策对不对,而取决于主将认为这个决策对不对。

给曹真去信。

就是在告诉曹真:我这个先锋是尽心了的。然而丹水城丢得太早,我远来疲惫又缺粮,又很难取胜。

功劳先不提,责任先推掉。

背黑锅的事,张郃是不干的。

上回有个叫郭图的想让张郃背黑锅,张郃转头就投了曹操。

对张郃而言。

活得久的才能加官进爵。

活得不久的人早成黄土一抔了。

昔日投降曹操的袁氏悍将,现在还活着的除了张郃也没几个了,即便活着的也没人比张郃爬得更高。

相较于张郃的心态平稳,请命攻寨的冠军将军杨秋,斗志昂扬,亦有不忿。

郭淮那举手投足流露出来的豪门子弟优越感,令杨秋很不爽。

京都豪门跟边地武人相互间的鄙视链就如同刻在骨子里一般,董卓时期如此,杨秋时期也如此。

“待我破寨,看郭淮那厮还敢小觑我否!”

骂归骂。

杨秋也没真的骄矜大意。

昔日跟着马超韩遂起兵的关中军阀大部分都死了,杨秋不仅活着还能被曹操拜将封侯,更是在《魏公卿将军上尊号奏》中排名第八位,也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而此时。

丹水第一营的山头。

校尉寇安国早已静候多时。

作为刘封原宗寇氏中的杰出青年,寇安国虽然骁勇智计不如刘封,但也跟着刘封征战十年了。

十年的时间,只要不荒废度日,哪怕是只狗也能变专家狗了。

在众将请命刘封驻守丹水城后,寇安国就主动请命要在第一营驻兵。

第一营也是最危险的一营!

看着逐渐靠近山头的魏军,寇安国舔了舔被寒风吹得有些干裂的嘴唇,对山头的军士喊话壮士气。

“自古有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殿下平日里就厚待我等以及我等家眷,如今怕我等不敌魏狗,又只给了我等两日干粮,且允许我等随时都可以撤回第二营。

我等既受殿下大恩,又岂能不报?倘若见贼而怯,不发一箭就撤回第二营,我深以为耻!

如今,魏狗尚未完成合围,若有要撤回第二营的,可以站出来,我绝不阻拦!”跟着刘封的时间久了。

寇安国这喊话壮士气的水平也与日俱增。

刘封的军士本就悍勇,被寇安国的话一激,众军士的士气更盛。

“又不是没杀过魏狗,我又岂会畏惧魏狗?”

“寇校尉何故小觑我等,我手头杀的魏狗也有好几个了,又何惧山下的魏狗。”

“我等受燕王殿下的厚恩,正愁无以为报,今日就多杀几个魏狗,为燕王殿下贺喜。”

“魏狗也非刀枪不入,我一刀砍下去,也得给我倒下,有何可惧!”

“燕王殿下曾有言:狭路相逢勇者胜!区区魏狗,有何可惧!”

“.”

一时之间,群声激荡,士气如虹。

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一看!

寇安国大笑,遂将军士分为三部。

一部交给都尉芈突通,一部交给都尉北史那,一部由寇安国亲率。

“兵法有云: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就让魏狗见识我等厉害!”

寇安国大呼一声,山头的一千汉军迅速分开,各就各位。

第一营的交锋,也引起了第二营李辅和邓贤的觉察。

邓贤闻讯就要引兵去救。

李辅拦住道:“第二营粮草甚多,不可轻动,小心魏狗设伏。”

刘封在城外五营中储存的粮食数目是不同的。

临近张郃的第一营,只有两日干粮。

并非是刘封不愿意多提供粮食给第一营,而是刘封很清楚第一营是守不住的。

与其将粮草留给张郃,不如给第一营更强的机动性。

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

不论胜败,两日内第一营都会撤回第二营。

相较于第一营,第二营的粮食就多了。

第二营留了两千人五日的粮食,这是第一营能安然撤退的保障。

若是第二营坚持到粮尽,就会撤回第三营。

第三营的粮食又比第二营更多,足够三千人吃上七日。

若是第三营坚持到粮尽,又会撤回第四营。

第四营的粮食又比第三营更多,足够四千人吃上十日。

倘若第四营坚持到粮尽,就会撤回到王平的第五营。

第五营的粮食,足够五千人吃上二十日。

如此部署,旨在于拖。

更有田忌赛马之意。

在张郃军的士气最盛时用最少的兵力去厮杀,厮杀不过就跑路。

张郃军的士气会在拔寨的过程中不断被消耗,而刘封军的士气会因人数不断迭加而逐渐高涨。

此长彼消,就能形成士气上的优势。

让本就远来疲敝的张郃军,陷入士气不断被消耗的低迷状态。

诸营的任务,刘封在委派诸校尉前就仔细叮嘱。

包括张郃到了第一营可能会采取哪些方式来攻寨,刘封都一一向众将分析过。

就概率而言。

第一营由刘封亲自驻守才是最稳妥的。

不论是刘封的勇武还是智计,都不是寇安国能比的。

一方面是众将校极力劝阻不肯让刘封涉险,一方面是刘封也存有磨砺寇安国以及众将校的用意。

随着刘封的地位越来越高以及执掌的权柄越来越大,亲临前线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

若麾下能独当一面的将校太少,刘封的用兵和调度也会变得不够协调。

因此。

在仔细权衡后,刘封最终选择了坐守丹水城,将城外五营分给麾下将校。

又将最危险的第一营交给了寇安国。

除了寇安国是主动请命外,更有寇安国姓寇的原因在。

刘封将原宗族弟都派到了最危险的位置,其余将士又怎会不尽心?

在李辅的提醒下,邓贤稳住了要匆匆去救第一营的想法。

两人合计后。

决定先看寇安国的应对。

如果寇安国选择退守第二营,就立即前往接应。

如果寇安国能够坚守,那就按照原计划的时间点去接应。

第二营的按兵不动,让山下埋伏的郭淮心中犯疑。

“奇怪。刘封设双营是为了互守,以其用人之能,应该也不会用有私怨的守将。如今前寨被攻,后寨竟然按兵不动?是另有打算,还是笃定前寨能守?”

猜不到缘由。

郭淮一面派人去将战况告知张郃,一面又派斥候去深入打探。

对于杨秋断定“刘封分到丹水城的兵马不足五千,以及这两个山头的汉兵不会超过千人”,郭淮是不认可的。

郭淮一开始的判断就是“沿水山头甚多,也可能不止两座营寨”,只因斥候无法深入而不能探得虚实。

此刻有伏兵在此,郭淮也能让斥候更深入的探查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

郭淮的疑虑更甚了。

不仅仅有刘封第二营按兵不动,还有杨秋没能拿下刘封第一营的原因。

虽然内心鄙夷杨秋的出身和无礼,但郭淮也是知道杨秋的本事的,狂人有狂人的资本,杨秋靠着心狠敢拼才有如今的地位。

郭淮也没有因为杨秋的无礼就去嘲讽杨秋,而再次派人去寻张郃,传达心中的疑虑和猜想。

信使离开不久。

派出去的斥候匆匆返回,肩膀上还挨了一箭。

郭淮心头冒出不好的预感。

“护军,此山头后,也有汉军的营寨,同样依山险而立,路口设有暗哨,我等来不及反应,死了两个,就我逃回来了!”

斥候又惊又惧。

眨眼的瞬间,两个同伴就被射杀。

郭淮脸色一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传令,急攻汉军前寨!”

副将闻言惊道:“护军,我们现在去攻汉军前寨,会惹恼冠军将军的。”

郭淮锐眼一瞪:“那不是你该关心的事,执行军令!”

呵斥间。

郭淮又看向了刘封的第二营,眼神深邃不知道在想什么。

片刻后。

郭淮又下达了一个军令:竖起大旗、敲响鼓声。

魏军的旗号和鼓声,也惊动了第二营的李辅和邓贤。

邓贤心中惊骇:“竟然真的有埋伏!若非李校尉你提醒,我必中魏狗奸计!”

李辅的脸色却变得难看:“别高兴太早了,魏狗是故意的!若我猜得没错,魏狗这是要去打第一营了!不能再等了,你留守大营,我去接应第一营!”

邓贤疑惑:“李校尉,眼下即将入夜,魏狗应该是撤兵回营了,你会不会多心了。”

李辅蹙紧了眉头:“入了夜,就更麻烦了!为防意外,再派两路信使,一路去第三营,一路回丹水城。”

邓贤欲言又止,随即按下了心中的疑惑。

虽然都是校尉,但第二营是以李辅为主的,邓贤这个校尉当初是靠着孟达的外甥才升上来的,跟李辅完全不能比。

李辅的调兵,并未瞒过郭淮的探子。

郭淮没有改变军令,依旧令麾下众军去协助杨秋攻打刘封的第一营。

见到郭淮到来,杨秋瞬间怒了。

“郭护军,你这是何意!”

看着杨秋气急败坏的模样,郭淮也猜到了杨秋攻寨的不顺。

不过郭淮没有给杨秋争吵,只是淡淡的开口:“我派了三个斥候,死了两个,逃回来一个。斥候探得汉军还有第三营,杨将军,你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杨秋怒气瞬间凝滞。

两千精卒攻寨却半点便宜占不到,郭淮又说汉军还有第三营。

这意味着,汉军的人数远超杨秋的预估!

只是看到郭淮那仿佛一切都在料算的模样,杨秋又气不打一处来:“有第三营又如何?再给我一天时间,我定能拿下此寨!让你的兵退下,不要跟我抢功!”

见杨秋明知故犯,郭淮眼神一沉,语气也变得不善:“杨将军,不要因私非公!此乃汉军拖延之计,此寨今夜必须拿下!哪还有时间让你再攻一日!”

杨秋大怒:“郭淮,你一个小小的征羌护军,怎敢教我用兵?”

郭淮的眼神更阴沉了。

就在此时。

传令兵策马而来,持令高呼:“左将军有令,征羌护军郭淮,冠军将军杨秋,并力攻寨,今夜若不能破寨,皆罚!”

杨秋更气。

看郭淮这模样,必定是提前派人知会了张郃。

“郭淮,不要以为左将军偏信你,你就可以在我面前猖狂了,待破了此寨,我再跟你论!”杨秋忿忿离开。

虽然很不满郭淮来抢功,但杨秋也不敢违背张郃的军令。

山头。

芈突通派人来报:“校尉,第二营下山了。”

寇安国不由心惊。

第二营提前下山,意味着山下出现了寇安国不知道的意外,而李辅断定必须下山来接应。

看着山下没打算退兵的魏军,寇安国也隐隐猜到了魏军的意图。

“该死!竟连一日都守不住吗?我愧对殿下的栽培!”

寇安国将长矛狠狠的往地上一杵,这种不能完美达成刘封计划的屈辱,让寇安国感到十分的憋屈!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寇安国平复内心的焦躁,想到了刘封往日的教导:用兵不能感情用事,该撤的时候不能迟疑。

“传令,撤往第二营!”

热门小说推荐
我家小师妹脑子有坑

我家小师妹脑子有坑

好一朵王小花
星际sss级雌性,雄性穷追不舍

星际sss级雌性,雄性穷追不舍

无敌美味海苔
四合院:老实人拒绝算计

四合院:老实人拒绝算计

连江点萍
大佬绝嗣,却撞见四个缩小版自己

大佬绝嗣,却撞见四个缩小版自己

慌慌
剑道归宗

剑道归宗

孤单余生
暮暮卿君色

暮暮卿君色

苏十早